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蕩寇志 | 上頁 下頁
二〇〇


  天子竟准其奏。吳用也聞知此事,所以一向不以東京為慮。自蔡京正法之後,種師道仍出鎮邊關,因力保張叔夜可當征討梁山之任。天子准奏,便召張叔夜內用。適固高俅奉差誤事,辜恩溺職,天子便將高俅貶了三級,削去太尉之職,便命張叔夜升授太尉,圇與叔夜議征討梁山之事,便命兵部先行檢點軍馬。戴宗一聞此信,驚出一身大汗,急回頭便走,也無暇往泰安等處,便取路急回梁山。正走到東平地界運河岸邊,忽回頭見一人徘徊岸上,戴宗認得是公孫軍師的心腹,吃了一驚,悄問其故。那人悄答道,「公孫軍師有緊急文書差我投遞,如今我到了此地,無路可入,怎好?」

  戴宗便邀他同取後山小洞,到了大寨。

  宋江得聞張嵇促將放經略之說,嚇得魂不附體,看著吳用道:「怎好,怎好?」

  吳用道:「且慢。事至於此,已危急萬分,兄長急壞無益,待小可想一法來。」

  宋江只顧自己口裡嘈道:「可惜蔡京已死,不然求他斡旋最好。」

  吳用正在低頭沉思,一聞宋江此言,便顧宋江微笑道:「既失大龜,盍求小子?」

  宋江恍然大悟,便教蕭讓趕緊修起一封求童貫的信來。蕭讓領命退去。那隨戴宗同來的差人,便呈上公孫勝的文書。宋江拆開看時,只見上寫著:

  「雲天彪率領大隊人馬未攻泰安,小弟策眾守備,幸未疏虞。因探知陳希真女兒傷已平復,希真日日操演人馬,想不久亦便要來滋事矣。小弟兩邊策應,深恐疏失,特請兄長與吳軍師教之。」

  宋江見了,又添一重焦急。吳用道:「這泰安三城,本是緊要所在。我此來本欲速退了這徐官兒,便去策應那邊,如今本寨兵圍不解,泰安又軍報緊急,為今之計,只有兄長親赴泰安,助公孫兄弟協同保守方好。」

  宋江聽罷沉吟。吳用道:「泰安三城乃緊要所在,若使此處疏失了,雲陳兩處兵馬無阻無礙,直達本寨,為害不小。小弟因公孫兄弟未必支得,所以請兄長前去。這裡山寨,小弟同盧兄長在此協力保守,力想一法,破這徐官兒,兄長勿憂。」

  宋江點頭依允。只見蕭讓將信稿呈上,宋江、吳用一看,都稱甚好。便命蕭讓即速謄清,又命即速辦齊賄賂。次日便命戴宗帶了書信、賄賂,飛速往東京求童貫去了。戴宗已去,宋江也隨即起身,帶了幾個伴當,由後山洞出去。

  不說吳用與盧俊義守山寨,且說宋江出了後山,不數日到了泰安。公孫勝等迎入城中,訴說:「雲夭彪全隊在秦封山下攻打,已有五十餘日,十分利害。弟等百計守禦,幸未失守。現在探得陳希真兵馬已起,小弟已急教花榮趕緊備禦。但如此兩路受敵,如何是好?」

  宋江道:「吳軍師籌畫此處,三城聯絡呼應,四面險要,各設重兵,本是盡善之法。今日叵耐山寨被徐官兒所困,以致如此緊促。為今之計,只有各處嚴守,諒此地盡雲陳二人之力,未必一時拔得。我但求保守得定,統俟山寨圍解之後,再定計議。」

  公孫勝稱是,便一面傳知新泰花榮、萊蕪朱武,這裡請宋江同往秦封山督守。忽報官兵已盡行退去。宋江、公孫勝都大為詫異,親赴秦封山去,差人再去探看,果然去遠了。宋江不解其故,又不敢追擊,只得督令加修寨柵,訓練兵丁。忽報陳希真差上將領兵一萬,直奔新泰,花榮在望蒙山協力堵守,聞得後面還有官兵,希真父女親自要來,為此特來請令。宋江大憂,先差人去教花榮且自嚴守。這裡日日去探天彪兵馬,果然盡行歸鎮了,宋江方委公孫勝督眾保守泰安、秦封,自己領魯達、武松並泰安兵五千名,星夜趲程趕到新泰,直趨望蒙山,只見花榮遠遠迎來,並無官軍。宋江見了花榮,便問道:「官軍何在?」

  花榮道:「連日攻望蒙山,昨日小弟還與欒廷玉廝殺一陣。收兵後,三更時分,他營裡尚是火光燭天,漸漸燍滅。及黎明後,探得盡剩空寨,所有人馬一齊遁去。」

  宋江大怒,便傳令追擊。花榮忙諫道:「我們今日只求沒事罷了。追上去,萬一中其奸計,悔不可及。」

  宋江只得依言。領軍馬進了新泰城,住了十餘日,忽報雲天彪攻萊蕪緊急。宋江忙令花榮緊守新泰,自己領兵往救萊蕪。及到萊蕪,說也不信,竟又是新泰的老戲法。宋江怒極,領兵追去,果然中伏,大敗而歸。天彪也不追轉,只顧領兵退去了。

  看官,你道這是何故?原來天彪起初攻泰安時,本想一鼓而下,不料賊人守禦得法,攻了一月有餘,只是不動。天彪便遣人與希真商議。希真想賊人三城聯絡,四面險要,一時本難猝拔。為今之計,不如用春秋伍子胥疲楚之法,各將兵馬派勻,輪替攻擊,令其無一日之安。又不擇東南西北,隨處攻擊,令其茫然不知我所圖者在何處。待其疲乏厭怠,然後突用大軍,並力進剿一路,必得大勝。當時想停當了,便修書答報天彪。天彪大喜,便依計施行。宋江大受其困,半年之間,奔命九次。明知天彪、希真用計困他,亦叫做無可如何,只得恨恨而已。後事按下慢表。

  且說徐槐圍梁山,自二月至六月,圍得梁山十分危急,又接到張嵇仲書信,言不久便有天兵征討,勸其守待天兵,萬勿疏虞。徐槐得信大喜,眾將皆喜。徐槐傳諭各營,嚴禁守備,靜候天兵。不料自六月至八月,日日盼望天兵,只是不來,徐槐大疑這一事,不知為何助逆棄順,真叫做無巧非書。有分教:群盜殘魂苟續,留須盈貫之誅;真仙大願漸成,終著精忠之望。畢竟天兵不到是甚緣故,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