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殘水滸 | 上頁 下頁
一一


  ▼第七十四回 黑旋風大鬧忠義堂 玉臂匠縱談天書碣

  話說盧俊義聞得小嘍囉言語,急忙轉身,已聽見忠義堂上一片聲響。趕緊去看,只見兩個衣服碎掛,滿面血流的人,早被一眾頭領分做兩處。兩個人的膊子,被幾位氣力大的頭領架住,不能夠動,便嘴裡亂罵,腳下亂蹬。忠義堂的板壁,都轟轟地震動。堂上頭幾把椅子,全摜得粉碎。〔頭幾把椅子,好笑。〕看那兩個時,一位是黑旋風李逵,一位是矮腳虎王英。

  原來李逵受了槍傷,一連三四天轉動不來,心裡好不煩躁。虧得安道全的靈藥調治得法,漸漸復元。但是左肩胛上一粒槍子,沒法取出,從此左臂氣力大減,使不得雙斧。這一日,眾頭領賀李逵病起,兼替他排悶,大酒大肉吃夠一頓。李逵酩酊大醉之後,忽然想起賭博來。原來上山以後,不曾暢賭過。那時周通、石勇、王英這幾位也有點酒意,扯入局。李逵最歡喜趕老羊,偏偏手氣低,擲來擲去,總是么二三。輸得急了,對三人把手一擺道:「等等我。」

  飛跑回去,拎得大梢袋來,滿滿的錢,往地上一丟,大叫:「板本,板本!」

  王英剛走出去,被他瞥見,趕過來,劈胸揪定,喝道:「直娘賊,你贏家想逃麼?」

  王英忙笑道:「休胡鬧!我自內急,去去便來,怎說是逃?」

  李逵大喝道:「不許去,不許去!」

  王英道:「就是公明哥哥也說個理,你難道比公明哥哥將令還厲害麼?」

  話未完,李逵喝道:「你左一個公明哥哥,右一個公明哥哥,你把公明哥哥嚇我麼?」

  〔黑旋風、矮腳虎、小霸王、石將軍聚集一處趕老羊,這是何等的可笑,李逵果然破口辱罵矣。〕

  刷的迎面一拳。王英忙使個身法往旁一偏。石勇、周通上前解勸,都被李逵照面上噴得滿滿稀糊唾沫,還罵道:「王八蛋,你打算老子的錢,老子有拳頭給你打算。」

  石勇、周通好容易一邊一個,搿住手腕。王英知道李逵和公明哥哥親厚,捉個空,滑脫身子走開。李逵沒了對頭,被周、石兩人一陣拉扯,氣漸漸平了,倒轉來向兩人賠笑臉。兩人估量無事,也就各自回去洗面。

  李逵一人獨自無聊,不覺逛到忠義堂上來。此時盧俊義正在玄女祠裡談論碑碣,忠義堂上,悄悄地不見人影。李逵走了幾轉,酒醉用力之後,有些倦意,抬頭見忠義堂上兩行交椅,寬寬大大整整齊齊地排在那裡,忽然發起奇想:「往時公明哥哥和盧員外們左推右讓的,都不肯坐,究竟椅子有多少好處?怎樣推法?卻又不叫別人來坐?到他真個坐上去時,面色便不像平日和氣,端的為何?這會難得無人,我也來試坐坐看。」

  便就第一把交椅一屁股坐下,〔偷用《後水滸》李逵做知縣笑話。〕似乎是舒服些。〔項羽見秦始皇無道,則曰:「是可取而代也。」楊秀清則自稱萬歲,袁世凱則利用無恥下流擁戴為帝,總是和李逵坐第一把交椅較為舒服的心理一樣,勿徒以李逵為可笑也。古今以來,如逵之可笑者多矣。〕胡思亂想,漸漸身體軟在椅上,正好矇矓得快活時,耳邊猛聽大喝一聲:「咄!鐵牛!你配坐這裡麼?」

  嚇得李逵連身帶椅子往上一跳,睜開眼,站在面前的正是王英。

  王英從打架過後,回到家裡盥洗過,換了衣服,慢慢走向忠義堂來,心想碰到不拘哪個,好評評理。那值堂的小頭目,在兩廊下坐著。王、李兩個先後走來,因為內裡無人,絕不留心,哪知無意中仇人相遇。王英一看,第一把交椅攤的正是李逵,把柄到手,豈肯放鬆,一聲喝。李逵驚轉,又羞又怒,「啊呀」未了,發起狠來,隨手掄椅,當王英頭就砸。

  王英退得一步,舉旁邊椅子來迎。兩人齊齊用力,三兩砸,兩把椅都只剩一根短桄子在手,爽利些,就當兵器,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地橫掃起來。〔好武藝。〕王英武藝,雖欠幾分,卻緣李逵只單臂得力,兩下鬥個平手。值堂小頭目知道禍事鬧大,一面上前解勸,一面趕忙請眾位頭領。左近的幾個,早聞聲趕來。向來李逵發了性,有時連宋江都喝不下,此刻到底人多手雜,將兩人架開,桄子奪去。

  盧俊義等來到之時,忠義堂上正是一天星斗,聲俊義好容易彈壓下來。知道兩人盛怒之下,不可理喻,索性置之不問,只傳值堂小頭目,訊問經過情形。小頭目一一說明,卻不知道為何起釁。石勇只得拉周通上來,〔周通的心虛,所以要拉。〕一同到盧俊義跟前請罪,把前後原由,說了一遍。盧俊義道:「這也罷了!我們山泊上本沒有禁賭一條,哪能怪得你們。只宋公明哥哥常說忠義堂是發號施令之所,應該莊嚴肅靜,〔公明儼然以忠義堂作朝廷。〕於今鬧得這海沸天翻,倘沒有報告,公明哥哥回來時問起此事,我們都要擔幾分不是。」

  當下眾頭領商議了一會,決計寫信申報宋江、吳用到軍前。鬧事的兩人都已散了。盧俊義便和朱武同蕭讓到私室寫信,專等明早派遺嘍囉。

  恰好吳用軍師前已有信到。一路行軍,倒也安穩。只是兵到兗州的前一天,官兵已有一支進兗州城駐紮,是從青州都統制處調來,防飢民鬧事的。吳用兵紮城外離城三十里的高吳橋,一面連著嵫陽山,準備先行合圍,覷便攻取。「現在須添調四千人馬,並聖手書生蕭讓辦理軍書。」

  盧俊義看了,便和朱武商量調度。卻見王英、石勇、周通三個人踉踉蹌蹌走進,盧俊義忙問:「何事?」

  石勇道:「今早的事,總之都有我們在內,不好偏累王、李兩位,估量盧頭領總要報到軍前的,特地過來請設法周旋一點。」

  盧俊義望著朱武沉吟道:「軍師看如何說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