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的變奏——有關斷行的筆記
簡單地說,詩必斷行。如何斷?這一詩歌創作獨特的自由,選擇餘地,丹·利
弗托夫視為詩藝中最有力和微妙的工具。古詩,一句一行,以至不必分行刊印。新
詩(自由體詩),長期以來也是以句為行的多,儘管有時逗點和句號被略去。少見
一點但在新詩中仍然常見的,是以音律來斷行。本世紀中,查爾斯·奧爾遜鼓吹以
呼吸的長短來斷行即為一例。再少見一些,是按排版的視覺效果來斷。在多媒的傳
播環境中,以視覺效果斷行,配以字體變化和畫面的創作在「先鋒」、「波普」中
風格日益常見。我個人認為,音律是詩最詩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所以,以排版視覺
效果為述求的斷行只是偶爾為之。對以句斷行,在語句單元與音律單元重合的情況
下,也不刻意不為。這樣在詩裡,自己以音律來斷行是主流,比如《只是》:
我只是
坐在這裡望著,對面的漆黑在我
漏風的房間裡在冬夜
時間一分一秒地走過我無力
也不再能
『偷醬Φ暮淇拐?
】床患?
我要好的朋友我的親人都很遙遠天使!
從來沒有看見我我自己的影子
也和最後的一盞燈熄滅了。
……
這裡有兩個斷行的原則,我將自覺不自覺地反復使用:
一、注意傾聽句子內部的節奏
《只是》是我九五年初春寫的,當時受「垮掉的一代」的影響比較深,認為:
1、逗號是基本無用的,它常常只是破壞了句子的流速;2、一行詩的內部也有音
律。逗號的正式語法用途在詩裡不大,倒很可以用來標示詩行內部的節奏。比如上
例開首的一句,如果不依音律逗斷,寫成:
我只是坐在這裡
望著對面的漆黑
在我……
音律和原詩完全不同,兩個斷行(語法逗點所在)把詩行打碎了,氣韻全失。相比
之下:
我只是
坐在這裡望著,對面的漆黑在我
在「我只是」處斷開,同時強化了「只是」和「坐在」這兩個字聲音(這點在下面
一節中再述)。又以逗號標明第二行唯一的「逗留」在「著」之後,不僅顯著地加
快了句子的節奏,而且也自然地造就了「著」和「我」之間的押韻,使得這行詩在
音律上變得「有根」,體現出「沉穩」的語感。這和作曲中讓旋律落回主音大致是
一個原理。同時,當我們以聲音為單元斷句的同時,我們也重新組織了上下文,使
得語言操作的本身也成為閱讀的對象。
二、把一句中附屬性的成分斷開,以突出其中主要的詞語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個是音律上的,一個是結構上的。簡要言之:
1、在音律上,你造成兩種不同的行與行之間的停頓,豐富了節奏上的變化。在一
句之中的斷行,是不完全的,短的、虛的、音斷意不斷。相對而言,和句子單位重
合的斷行,是完全的,長而沉實。例如
】床患?
我要好的朋友我的親人都很遙遠天使!
從來沒有看見我我自己的影子
也和最後的一盞燈熄滅了。
這一句四行到「熄滅了」這一行才完全停下來。由斷行而生出旋律效果。
2、在結構上,把句子的中心拉到詩行的開頭,加重了它的份量:
這就是
為什麼我還坐在這裡望著,對面的漆黑象鏡子儘管
我不再能認識我自己我也
〔輝倌芸隙惆業蔽?
自己也不能認識我。
這段單純以用句法來斷,大致是:
這就是為什麼
我還坐在這裡
望著對面的漆黑象鏡子
【」芪 不再能認識我自己
我也不再能肯定你愛我
當我自己也不能認識我。
不僅旋律平板許多,詞語的重心也消失了。這樣說了,就不難理解
這一條路上的馬,不能
為我送行,也不能
將我接走
我踏過的土地
我身上的繭
莊周!也不是蝴蝶,在蝴蝶
也不做夢的時候
……
《這一條路上的馬》
這樣的斷行。它完全是上面兩種考慮的結果。但在九五年春,我對逗號的抵觸情緒
很大,一般不逗斷一行中下句的開頭部分。在九五年春,我可能會這樣處理:
這一條路上的馬不能
為我送行也不能
將我接走
我踏過的土地
我身上的繭
莊周!也不是蝴蝶在蝴蝶
也不做夢的時候
比較快一些,飄一點。整個春天,在斷行上我基本上滯留在這裡,最風格化的大概
是九五六月間寫的《上吊的感覺》:
我常常想知道
上吊
是一種什麼感覺如果
上吊
也有一種感覺這點
我也不十分肯定因為
當大腦失去了血液恐怕
只是一種頭暈好象
……
大概在寫上面這首詩前的一個月,我讀到馬蘭的《模仿女人》(見《橄欖樹》九五
年七月期):
一、
《亮思敢 風景詩
抹一把口紅,從此成為時裝
我如花似玉,心急火燎
向性別靠攏
】扇說氖質頻痛 、蒼涼
我找你,昨晚
為了你的失蹤我將生存得
朝氣勃勃
……
這是首入選《九五年度網絡最佳詩選》的作品。其中「可人的手勢低垂、蒼涼」一
句的音律給我印象極深,因為我常不知不覺地默誦她,我發覺那個靠近行尾的頓號
對打開這一行詩的內部節奏似有奇效。從那以後,我開始更多地注意把行尾的短小
音節斷出來的音響效果:
皖南是一塊沉在
水底的石頭,曾在
天明的時候和我
一起在皖南的鎮外傾聽,皖南
水的聲音--水底的述說
在山裡的淩晨,潮濕,清冷,徹骨
……
《皖南》
如果把這些短音節之間的停頓再拉長一點,就成為下面這樣的斷行:
但那些面容,那些我們
見過的,沒見過的
玫瑰--
只是我,和你的
一些
』鏡納屏肌⒒蠐?
總要有些美的東西!你說
〔拍?
「械獎?
……
《如花似玉》
象「一些/基本的善良、或欲望」這句,從音律的安排上講,基本上是「可人
的手勢低垂、蒼涼」。我只是把「一些」這個付屬部分隔斷,突出「基本的」這個
詞語(這個變式在音律上很重要,打開了許多可能性)。象《如花似玉》這樣的音
律斷行處理,基本上從克瑞萊那裡學來的(參見《橄欖樹》今年第六期「譯介縱橫
」專欄克瑞萊專集)。
如果,我們把一行中的停頓再加長,就變成新的斷行,成為這樣:
噯,你說
誰來吃
這些桔子,還有
為什麼
我們
〔荒芟篤淥艘謊?
結婚呢
……
《南方的桔子》
和克瑞萊的語感又更接近一些。這裡的斷行看上去比較碎,卻也自然流動。能夠這
樣是因為有上面這一年多的音律變化發展,形成了一種語感,或者是一種樂感,造
成了一種造句習慣,好象非這樣斷行不可。和《上吊的感覺》相比,風格技巧的痕
跡已輕了很多。
選自橄欖樹
回目錄||學達書庫(xuod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