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詩詞歌賦 > 宋詞三百首箋注 | 上頁 下頁
疏影

〔姜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評箋】

  張炎云:《暗香》、《疏影》兩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疏影》前段用壽陽事,此皆用事不為事所使。李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令作梅詞者,不能為懷。(《詞源》)

  劉體仁云:詠物至詞,更難於詩。即:「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亦費解。(《七頌堂詞繹》)

  張惠言云:此章更以二帝之憤發之,故有昭君之句。(張惠言《詞選》)

  周濟云:此詞以「相逢」、「化作」、「莫似」六字作骨,「莫似」五句,言其不能挽留,聽其自為盛衰也。(《宋四家詞選》)

  許昂霄云:別有爐鎔鑄之妙,不僅以栝舊人詩句為能。「昭君不慣胡沙遠」四句,能轉法華,不為法華所轉。又云:宋人詠梅,例以弄玉、太真為比,不若以明妃擬之尤有情致也。胡澹庵詩,亦有「春風自識明妃面」之句。「還教一片隨波去」二句,用筆如龍。(《詞綜偶評》)

  蔣敦複云:詞原於詩,雖小小詠物,亦貴得風人比興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詞,不甚詠物;南渡諸公有之,皆有寄託,白石《石湖詠梅》,暗指南北議和事,及碧山、草窗、玉潛、仁近諸遺民《樂府補遺》中,龍涎香、白蓮、蓴、蟹、蟬諸詠,皆寓其家國無窮之感,非區區賦物而已。(《芬陀利室詞話》)

  謝章鋌云:「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此即熟事虛用之法。(《賭棋山莊詞話》)

  譚獻云:「還教」二句,跌宕昭彰。(《譚評詞辨》)

  《開慶四明續志》云:吳潛《暗香》、《疏影》二詞序云:「猶記己卯庚辰之間,初識堯章於維揚。至己醜嘉興再會,自此契闊。聞堯章死西湖,嘗助諸丈為殯之。今又不知幾年矣!自昭忽錄示堯章《暗香》、《疏影》二詞,因信手酬酢,並賡潘德久之詞云:『雪來比色,對淡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廣平,鐵石心腸為伊折;偏是三花兩蕊,消萬古才人騷筆。尚記得醉臥東園,天幕地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霧昏,萬種愁積。錦江路悄,媒聘音沉,兩空憶,正是茅簷竹戶,難指望、淩煙金碧。憔悴了、羌管裏,怨誰始得。』右《暗香》。『佳人步玉,待月來弄影,天掛參宿。冷透屏幃,清入肌膚,風敲又聽簷竹。前村不管深雪閉,猶自繞、枝南枝北。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壓百花曾獨。

  閑想羅浮舊恨,有人正醉裏,姝翠蛾綠。夢斷魂驚,幾許淒涼,卻是千林梅屋。雞聲野渡溪橋滑,又角引戍樓悲曲。怎得知、清足亭邊,自在杖藜巾幅。』自注云:梅聖俞詩云:『十分清意足。』余別墅有梅亭,扁曰『清足』。右《疏影》。」

  鄭文焯云:此蓋傷心二帝蒙塵,諸後妃相從北轅,淪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發言哀斷。考唐王建《塞上詠梅》詩曰:「天山路邊一株梅,年年花發黃雲下;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後征人誰系馬?」白石詞意當本此。近世讀者多以意疏解,或有嫌其舉典,擬不於倫者;殆不自知其淺暗矣。詞中數語,純從少陵詠明妃詩義隱括,出以清健之筆,如聞空中笙鶴,飄飄欲仙;覺草窗、碧山所作《吊雪香亭梅》諸詞,皆人間語,視此如隔一塵,宜當時轉播吟口,為千古絕唱也。至下闋藉《宋書》壽陽公主故事,引申前意,寄情遙遠,所謂怨深文綺,得風人溫厚之旨已。(鄭校《白石道人歌曲》)

  周爾墉云:何遜、昭君,皆屬隸事,但運氣空靈,變化虛實,不同獺祭鈍機耳。(周評《絕妙好詞》)

  【注解】

  ① 苔枝綴玉:苔梅有二種:一種苔蘚特厚,花甚多。一種苔如細絲,長尺餘。見《武林舊事》。

  ② 佩環月夜歸來:杜甫詩:「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③ 深宮舊事:南朝宋武帝女,人日臥含章殿簾下,梅花飄著其額,成五出之花,因仿之為梅花妝。

  ④ 金屋:漢武帝為膠東王時,曰:「若得阿嬌,當作金屋貯之。」見《漢武故事》。

  ⑤ 玉龍:笛名。羅隱詩:「玉龍無主渡頭寒。」

  ⑥ 恁時:何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