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詩詞歌賦 > 宋詞三百首箋注 | 上頁 下頁
千秋歲

〔張先〕

  ▌張先

  先,字子野,湖州人。天聖八年進士。嘗知吳江縣,仕至都官郎中。有《子野詞》一卷,見粟香室覆刻《名家詞》刊本;又二卷,補遺二卷,見《知不足齋叢書》本及《彊村叢書》本。

  葉夢得云:子野能為詩及樂府,至老不衰。居錢塘,蘇子瞻作倅時,年已八十餘,視聽不衰,家猶蓄聲伎。(《石林詩話》)

  《四庫全書提要》云:仁宗時有兩張先,皆字子野。其一博州人,樞密副使張遜之孫,天聖三年進士,官至知亳州,卒於寶元二年,歐陽修為作墓誌者是也。其一烏程人,天聖八年進士,官至都官郎中,即作此集者是也。《道山清話》竟以博州張先為此張先,誤之甚矣。(《子野詞提要》)

  李之儀云:子野韻不足而情有餘。(《姑溪題跋》)

  晁補之云:子野與耆卿齊名,而時以子野不及耆卿,然子野韻高,是耆卿所乏處。(《詩人玉屑》引)

  蘇軾云:子野詩筆老,歌詞妙乃其餘事。(《子野詞跋》)

  周濟云:子野清出處、生脆處,味極雋永,只是偏才,無大起落。(《宋四家詞選序論》)

  陳廷焯云: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前此則為晏、歐,為溫、韋,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後此則為秦、柳,為蘇、辛,為美成、白石,發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有含蓄處,亦有發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越亦不似豪蘇、膩柳。規模雖隘,氣格卻近古。自子野後一千年來,溫、韋之風不作矣。益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齋詞話》)

  ▼千秋歲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選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注解】

  ① 鶗鴂:鳥名,《離騷》:「恐鶗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② 永豐柳:白居易詩:「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③ 么弦:孤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