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元璋 > 注道德經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草廬已注盡矣,吾再益之。老子之意深焉,夫尚賢之國病多,貴難得之物,民患盜矣。夫多病者,比國有淳良之臣,天下措安,君尤尚賢,人詐,賢可習矣。既能仿之,若他日親近,則淳良之臣非禍則去之。故老子雲:不見可欲,使民不亂。大概使民不知賢貴,不知貨財之難得,天下安。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是以聖人常自清薄,不豐其身,使民富乃實腹也,民富則國之大本固矣。然更不恃民富而國壯,他生事焉。是為實腹弱志強骨也。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民無知無欲,即前文不尚賢不貴難得之物,致民不見而不貪是也。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既知國之不尚,雖知可慕,亦不敢為是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諸事先有勤勞,而合理盡為之矣。既已措安,乃無為矣。

  ——右第三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