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彝尊 > 朱彝尊文集3 | 上頁 下頁
《五經文字》跋


  唐大曆十年,有司上言:經典不正,取捨莫准。乃詔儒官校定經本,送尚書省。並國子司業張參辨齊魯之音,考古今之字,詳定五經,書於論堂東西廂之壁。論堂者,太學孔子廟西之夏屋也,見舒元輿問《國學記》,其初塗之以土而已。太和間,祭酒齊皞、司業韋公肅,易之以堅木,擇國子通書法者繕寫,而懸諸堂。禮部郎劉禹錫為作記,當時場屋至發題以試士。《文苑英華》載有王履貞賦,其略曰:「置六經於屋壁,作群儒之龜鏡。」又:「一人作則,京國儀型。光我廊廟,異彼丹青。」其推詡若此。是書自土塗而木版,自木版而刊石,字已三易,恐非參所書矣。

  以予論之,唐人多專攻詩賦,留心經義者寡。參獨奉詔,與孝廉生顏傳經,取疑文互體,鉤考而斷決之,為士子楷式,為功匪淺矣。故禹錫記稱為名儒,作史者宜以之入《儒林傳》,而《舊史》、《新書》俱不及焉。按《孟浩然集》有《送張參明經舉覲省詩》,《錢起集》有《送張參及第還家作》。而郎官《石柱題名》,參曾入司封員外郎之列。蓋參在開元天寶間舉明經,至大曆初佐司封郎,尋授國子司業者也。今其姓名僅一見於《宰相世系表》,一見於《藝文志》小學類,他不詳焉。闕事一也。

  參謂讀書不如寫書,度其書法必工。故當時壁經,群儒奉為龜鏡,縱不得與儒林之列,書家姓氏亦宜載之。而《書苑》、《書譜》、《書史》均未之及。闕事二也。壁經雖無存,然參所定《五經文字》,與唐玄度《九經字樣》同刻石附九經之後。歐陽永叔最嗜金石文字,其序《集古錄》:「上自周穆王,下更秦漢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澤,窮厓絕谷,荒林破塚,神仙鬼物,詭怪所傳,莫不皆有。」乃獨唐所刻《石經錄》中跋尾三百九十六篇,此獨無有。是唐刻石經,永叔當日反失於摹拓,未免類于昌黎韓子所:「掎摭星宿。遺羲娥矣。」闕事三也。

  今諸書皆有雕本,獨《五經文字》、《九經字樣》,止有拓本,無雕本。闕事四也。

  予思《漢魏石經》既已湮沒,惟唐開成本尚存,參書幸附刊于石,顧學者束諸高閣,罕有遊目者,故具書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