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彝尊 > 朱彝尊文集 | 上頁 下頁
譚吉璁墓誌銘


  小譚大夫墓誌銘

  小譚大夫,吉璁諱,舟石字,嘉興人。以祖父嘗為大夫,既仕,以小譚大夫自別。大夫之祖諱昌言,山東布政司參政,贈太僕寺卿。父則五經進士諱貞良也。母宜人朱氏,是為彝尊之姑。

  大夫年十四通五經,旋補學官弟子。弱歲以文貢入國子監,南京不守,大夫從父母,攜弟妹妻子,浮海至會稽,複自台州抵福州,轉徙漳州,道遇寇,父被傷,大夫力以身蔽。寇拔刃睨之,不動。鐏擊其背,不去。寇曰:「孝子也。」舍之。父病歿,家人三十口留亂軍中,斗米三千錢,卒全活。扶父柩還。尋以貧遊學四方,客汝甯,聞母病,疾歸,則已蓋棺。大夫號踴,以頭觸棺,棺釘破其顱。血濡縷,既絕而蘇。母喪除,入京師,以國子監生試第一,授弘文院撰文中書舍人。晨出,敝裘羸馬入院,還坐一室勘經史,有以詩文請者,立使者于戶外,削稿與之。

  仕九年,乃遷同知延安府事,治榆林,至則修學,建尊經閣,以《十三經注疏》貯閣中,縱士子覽觀。又采《儀禮》參以本朝制度,行鄉飲酒禮。又援據史傳,旁及載紀小說家,兼從宿將故老。詢流寇始末,成《延綏鎮志》二十四卷。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叛。明年,大夫運關中餉十萬入四川。至寧羌州,兵變,殺經略莫洛。於是巡撫杭愛移駐漢中,追還所運餉。十二月,漢中食盡,王師退保西安。棧道絕,乃從黑水峪間道,七晝夜達盩厔。既抵榆林,定邊副將朱龍反,逼波羅堡,去榆林百里而近。大夫集士民于漢前將軍關侯廟,為文誓侯前,願以死守。士民鹹感奮,乃編什伍,明號令,制幡幟,嚴斥堠,夜自宿城上。眾藉以安。未幾,西川人周繼明聚眾千人,與神木叛將孫崇雅合,陷延安綏德,勢張甚,榆林兵迎戰不利,運道塞,環城三十裡皆賊壘。城中刮木皮采蒿以食,大夫謀于上官,率私錢,命勇士取徑渡黃河,買粟於山西之保德河曲,突圍以入。當是時,延安一府,縣十九,城堡三十六,相繼淪陷,惟榆林城獨完。圍既解,餘寇據響水清平鎮羅諸堡,大夫騎匹馬,喻以禍福。及神木、崇雅、繼明皆降,事平,論功加一級。十七年,詔舉博學宏詞之士,有以大夫薦者,征詣闕。既至,遷知登州府事。

  大夫之為中書舍人也,有小夫供事內院,趨走若奴隸,既而其人從軍自效,以招降王輔臣功,超擢布政,為登萊監司。大夫反出其下,鬱鬱不自得。其人益自倨,屢以計傾大夫,卒為所構。吏議降二級調用,會大夫子有鎡,已納婦矣,而夭。大夫悲不自勝,疾發,遂卒。

  譚氏之居,在香花橋東,其坊曰碧漪。堂之左有鴨腳樹三本,彝尊童子時,與大夫兄弟讀書其下。一日,語彝尊曰:「《詩》、《書》莫不有序,子知《周禮》亦有序乎?」答曰:「不知也。」曰:「《尚書》、《周官》一篇即《周禮》之序矣。」其讀書善悟類是。大夫好撰述,遊昌平,著《肅松錄》二卷,又嘗著《爾雅綱目》一百二十卷。所為詩古文辭,有《嘉樹堂集》二十卷,《鴛鴦湖棹歌》一卷。

  卒之歲,年五十有七。

  娶李氏,女子二人,一嫁陸大勳,一嫁沈以機,皆國子監生。其葬也,在某原,銘曰:

  生而逸,後乃勞,陸走叢箐川波潮。
  文不遇,學則優,終為右史雄詞曹。
  長榆林,塞土磽,疏泉種稻成樂郊。
  寇宄起,如牛毛,登陴以守氣不撓。
  綰左符,亦足豪,屈首置下鸑居高。
  嗟善人,壽宜多,生子短折命安逃。
  相斧屋,度隰皋,伐石書銘鑱諸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