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彝尊 > 朱彝尊文集 | 上頁 下頁 |
知伏羌縣事蔣君墓誌銘 |
|
文林郎知伏羌縣事蔣君之葬,秀水朱彝尊因其子之請,志其墓曰: 君,杭州海寧人,早慧,十齡赴童子試,未冠補學官弟子。崇禎九年舉鄉試,出建昌新城黃公端伯之門,三試禮部不利,歸辟一畝園于南村,蓋無意於仕矣。吏部按籍授縉雲儒學教諭,縣經亂,無學舍,乃僦居樊氏宅。宅故延平訓導阜所遺,有天際樓,群山羅列案前,阜詩所「烏臼蔭我牆,白茅覆我屋」者也。君乃講學會文,拔麻成璋、鄭載揚于諸生中。後先取科第,有李華者,獲罪。知縣事汪宗魯欲申上官黜之,君請于汪,不聽。淚成行下,汪問故,君曰:「華,孝子也。曩遇寇,伏草中,其父負大母逃,寇將殺母,父請代,華乃躍出,求代父死,寇並釋之。願明府毋黜華以教孝。」汪為感動,裂其牘。 君性耽山水,涉惡溪,梯暘谷,周覽桃花之隘、芙蓉之嶂,縣境諸山,旁及於天臺孤嶼。迨遷知伏羌縣,考稽禹跡、積石、朱圉,所至題名於壁。縣臨極邊,年饑,流移載道,核征輸之數,積逋三萬五千。君憫民疾苦,言之上官,請豁,上官不允也。又請革除濫征夙弊,勒碑衢道,巡撫允焉。於是司府怒不可解,誣列君罪狀,巡撫以為過,奏彈文曰:「知伏羌縣事熏,處凋殘之地,雖無苛政及民,然性近迂闊,賦詩立碑,催科不力,宜加處分,為曠職之戒。」 先是知成縣事錢唐吳君山濤岱觀,以同穀在境內,建七歌堂,作栗主以祀杜甫,亦為巡撫所糾,先後罷官,傳者以為佳話。其賦詩者,濫征既除,縣民猶有抗不輸糧者,君作詩勸之。立碑者,即革除濫征衢道碑也。 君既落職歸,自稱南村退叟,布衣席帽,徒步瓜塍麥隴間,終年不入城府,日以詩文自課,合少壯所作,多至萬篇,手自汰除,猶存五千餘首。其言曰:「作詩大義,以言志為本。六朝詩不必學漢,唐不必學六朝,宋不必學唐,元不必學宋,今人亦何必宋元是學乎?」君之歌《鹿鳴》也,一榜詩人最盛。仕而達者,曹公溶鑒躬、王公庭言遠、而鄞有萬泰履安、周齊曾唯一、杭有金堡道隱、徐之瑞蘭生、禾有巢鳴盛端明,咸高不事之節。君既退歸,自處仕隱之間,諸君酬酢靡間,又與曹王兩公居相近,琴歌酒坐,應和不乏,特不與馳騖浮名者相接。故其詩文不甚傳于時,第取自怡悅而已。 君年八十有四而卒。娶薑氏,子男二人:名世,歲貢生。名表,國子監生。女五人,婿,褚蔚文、殷光遠、吳源達、周文焜、沈朝英。孫男六人,女三人。葬某縣某原。銘曰: 學焉而為經師,仕焉而稱循吏。 文達夫辭,詩言其志, 嗚呼先生,惟不務名,而名自至。 吾言不誣,信於百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