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彝尊 > 朱彝尊文集 | 上頁 下頁 |
東甌王廟碑 |
|
豪傑之士往往起破家亡國之餘,流離瑣尾,極人情所不堪,卒自奮於當世。論者徒矜其勳伐之隆至,心跡之微隱,而不彰者多矣。張良之于韓,田橫之于齊,卒從諸侯滅秦,要其志期於報仇雪恥而已。若夫封留王齊,豈以是為榮哉?予讀史至秦楚之際,有感東海王之事,其報仇雪恥,無異良、橫之所為。而終王其故土,守越之宗祀以不廢,則又良與橫銜悲飲恨而不能致者。王克致之,可不謂難焉?惜未有推明其心者,而僅以趙佗、梅鋗之屬視之也。歲在癸卯,予遊永嘉,乃得謁王之廟於縣治之東華蓋山之下,廟久不治,言之知縣事漢陽王君世顯修葺之。王君許諾,以予之將歸也,先事請予文紀之石。 按史,王,勾踐之後,國覆于楚。至秦郡縣天下,廢為君長。及諸侯畔秦王,率越從鄱君入關滅秦。漢擊楚王,率越佐漢滅楚。高帝封王於越,以奉越後。惠帝二年,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東甌王,廟之所由名也。 漢制,非劉氏不王。其初異姓王者八國,卒就誅滅。王與長沙王芮、閩越王無諸獨終始得全,非以忠謹然與?司馬遷謂王入關時,項籍主命弗王。故王不附楚,是亦未推王之心者。蓋王之國楚實覆之,項氏雖非楚後,而世為楚將,安知覆越者之非項氏也?然則王之不附楚而佐漢也明矣。方其喪國于楚,廢于秦,版圖入丞相府,越人終保而不散,以瘡痍未起之眾,馳數千里,犯強虎狼秦。及漢軍垓下,黥布信越,期會不進,而王之用命,若蹈湯火。蓋國恥未雪,王之心有不忍一日懷安者,是可謂豪傑之士矣夫。其流離瑣尾,英毅果銳之氣,百折而不回,歿為明神,廟食於千載,宜也。爰從王君之請,綴以詩俾迎神送神者得以歌焉。辭曰: 芒芒禹跡,無遠弗屆兮。維此東甌,九牧外兮。 夫余封越,少康之支兮。至於勾踐,遂霸江淮兮。 鼫與不壽,世載更兮。翁翳之侯,及無疆兮。 師覆於今,其亡忽兮。或君或長,海濱是窟兮。 七世維王,既詘乃伸兮。地雖秦郡,人越人兮。 函關既入,拯嬴酷兮。復會于垓,殲楚族兮。 國恥既雪,白馬刑兮。敬鬼而壽,百六十齡兮。 維甌之鄉,王所蒞兮。秩祀孔虔,民有事兮。 何以迎之,尊有罍兮。枇杷橘栗,桃李梅兮。 維王之來,樹兩旗兮。何以送之,工用謳兮。 琴瑟笙竽,築坎侯兮。維王之去,亦莫我尤兮。 我歌倡兮,我舞洋洋兮。黍稷維馨,籩豆大房兮。 千秋萬歲,俾樂康兮。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