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熹 > 延平答問 | 上頁 下頁 |
八 |
|
問: 子張學干祿,夫子告以多聞多見闕疑殆,而謹言行其餘,蓋不博無以致約,故聞見以多為貴。然不闕其所未信未安,則言行之間意不誠矣。故以闕之為善,疑殆既闕而于言行有不謹焉,則非所謂無敢慢者,故以謹之為至,有節於內。若此尤悔何自而入乎?然此皆庸言庸行之所必然,非期以干祿也。而祿固已在其中矣。孟子曰經德不回非以干祿也,與夫子之意一也。伊川先生亦曰,子張以仕為急,故夫子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為利祿動,恐亦是此意。未知是否? 先生曰: 古人干祿之意,非後世之干祿也。蓋胸中有所蘊亦欲發洩而見諸事爾,此為己之學也。然求之有道,苟未見所以求之之道,一萌意焉則外馳矣。故夫子以多聞見而闕疑殆告之,又使之慎其餘,則反求諸已也切矣。故孟子有經德不回非以干祿之語,苟能深體得此,則馳外之心不作矣。伊川所謂才有縫罅便走了之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