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熹 > 二程外書 | 上頁 下頁 |
卷二 朱公掞問學拾遺 |
|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在理可使無怨,於事亦難,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伯淳)。子貢問為仁,孔子告以為仁之資,非極力言仁也(正叔)。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無得也。有始有卒,先後之序也。凡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正叔)。 「毋意」,毋私意也。毋必為,毋固滯,毋彼我,乃曾子所言也(伯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思慮當在事外(正叔)。 忠者天下大公之道,恕所以行之也。忠言其體,天道也;恕言其用,人道也(正叔)。其言之不怍,所為言之不愧(伯淳)。 「畏天命」,則可以不失付畀之重。「畏大人」,如此尊嚴而亦自可畏。「畏聖人之言」,則可以進德(伯淳)。周,至也。君子周至而不阿比(正叔)。 「動容貌」,舉一身而言也。動容周旋中禮,斯遠暴慢矣。正顏色則不妄,斯近信矣。出辭氣,正由中出,斯遠鄙倍矣。正身而不外求,故曰「籩豆之事,則有司存」(伯淳)。 「尊五美,屏四惡」,為政在己(伯淳)。 「聞道」,知所以為人也。「夕死可矣」,是不虛生也(伯淳)。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不可得而聞」(伯淳)。 如「形而上者謂之道」,不可移「謂」字在「之」字下,此孔子文章(伯淳)。 「弘」,寬廣也。「毅」,奮然也。弘而不毅,則無規矩;毅而不弘,則隘陋(伯淳)。君子以矜莊自持,不與人爭(正叔)。九思各專其一(伯淳)。 「何莫由斯道也?」可離非道(伯淳)。「吾斯之未能信」,不先自信,何以治人(伯淳)。「裏仁為美」,裏人之所止(伯淳)。 見賢便思齊,有為者亦若是。見不賢而內自省,蓋莫不在己(伯淳)。生理本直。罔,不直也,亦生者,幸而免也(伯淳)。 知之者,在彼而我知之也。好之者,雖篤而未能有之。至於樂之,則為己之所有(正叔)。 民亦人也,「務人之義」乃知也。鬼神不敬則是不知,不遠則至於瀆,敬而遠之所以為知(伯淳)。「先難」,克己也(伯淳)。 聖乃仁之成德。謂仁為聖,譬猶雕木為龍。木乃仁也,龍乃聖也,指木為龍可乎?故博施濟眾乃聖之事,舉仁而言之,則能近取譬是也(伯淳)。「能近取譬」,反身之謂也(伯淳)。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顏子當之(正叔)。 彼之事是,則吾當師之;彼之事非是,則吾又何校焉,是以君子未嚐校也(伯淳)。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皞。」司馬牛多言,故及此。然聖人之言,亦止此為是(正叔)。貧不怨則諂,諂尤甚於怨,蓋守不固而有所為也(伯淳)。 君子為善,隻有上達;小人為不善,隻有下達(伯淳)。「古之學者為己」,為己,在己也(伯淳)。「不怨天,不尤人」,在理當如此(伯淳)。 樂取於人為善,便是與人為善,與人為善乃公也(正叔)。知性善以忠信為本,此先立其大者(伯淳)。 公孫醜問孟子,加齊之卿相,恐有所不勝而動心。北宮黝之勇氣,亦不知守也。孟施捨之勇,知守氣而不知守約也。曾子之所謂勇,乃守約,守約乃義也,與孟子之勇同(伯淳)。 告子「不得於言,勿求於心」,蓋不知義在內也。誌帥氣也。持定其誌,無暴亂其氣,兩事也。誌專一則動氣,氣專一則動誌,然誌動氣為多。且若誌專在淫辟,豈不動氣?氣專在喜怒,豈不動誌?故「蹶者趨者反動其心」。誌者,心之所之也(伯淳)。 自曾子守義,皆說篤實自內正本之學,則觀人可以知言。蔽、陷、遁、窮,皆離本也。宰我、子貢善為說辭,冉牛、閔子、顏淵善言德行,孔子兼之。蓋有德者必有言,而曰「我於辭命不能」者,不尚言也。《易》所謂「尚口乃窮」也(伯淳)。 宰我、子貢、有若其智足以知聖人,汙曲亦不至阿其所好。以孔子之道彌綸天壤,固賢於堯、舜,而觀生民以來,有如夫子者乎?然而未為盡論,但不至阿其所好也(伯淳)。 「所存者神」,在己也;「所過者化」,及物也(伯淳)。 「虞」,有所造為而然,豈能久也?耕田鑿井,帝力何有於我哉?如天之自然,乃王者之政(伯淳)。「盎於背」,厚也(正叔)。色形,所有也。聖人人倫之至,故可以踐形(伯淳)。 「此亦妄人也」,是以義斷。在聖人如天地涵容,但哀矜而已(子厚)。 自反而忠,而橫逆者猶若是,君子曰又何難焉。此一事已處了,若聖人哀矜,又別一事(正叔)。「不下帶」,言近也(正叔)。 「不祥」,凶也。君子好成物,故吉。小人好敗物,故凶(正叔)。日月之明,但容光者無不照(正叔)。 保民如赤子,此所以為大人,謂不失嬰兒之心,不若保民如赤子為大。 「湯、武反之也」,「湯、武身之也」。身,踐履也。反,複也。複則至聖人之地(伯淳)。羞惡則有所不為。知所止,乃義之端(伯淳)。「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然後由仁義行(正叔)。 仁推之及人,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於民則可,於物則不可。統而言之則皆仁,分而言之則有序(正叔)。 《坤》六二《文言》雲雲,坤道也。誠為統體,敬為用。敬則內自直。誠合內外之道,則萬物流形,故義以方外。 聖人齋戒,敬也,以神明其德。惡人齋戒,亦敬也,故可以事上帝。先見則吉可知,不見故致凶(伯淳)。 「幽讚於神明而生蓍」,用蓍以求卦,非謂有蓍而後畫卦(伯淳)。祗與底通,使底至也,無至於悔(伯淳)。「巽以行權」,義理所順處所以行權(伯淳)。 「安安」,安於理之所安者(伯淳)。 聖人無過。湯、武反之也,其始未必無過。所謂如日月之食,乃君子之過。人心,人欲;道心,天理(正叔)。 大學之道,在明其明德。明德,乃止於至善也。知既至,自然意誠。顏子有不善未嚐不知,知之至也;知之至,故未嚐複行。他人複行,知之不至也(正叔)。 「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然致知在所養,養知莫過於「寡欲」二字(正叔)。 君子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見乎。詩曰:「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君子慎獨(伯淳)。敬則自然「儼若思,安定辭」,其德可以安民(伯淳)。 有餘便是過,慥,篤實貌。正其理則萬事一,一以貫之也(正叔)。「君子而時中」,無時不中(伯淳)。 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周茂叔謂:「荀子元不識誠。」伯淳曰:「既誠矣,心焉用養邪?荀子不知誠。」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