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朱熹 | 上頁 下頁 |
朱松神道碑 |
|
宋史館吏部贈通議大夫朱公神道碑 周必大 撰① 祖宗時擇儒學為館職,自館職擇侍從,由侍從擇輔相。所謂儒學者,明仁義禮樂,通古今治亂,其議論可與謀慮大事,決疑定策,文章特一事耳。治平中,歐陽文忠公在政府,奏疏如此,尋命宰執各薦士,其效見於元祐之際。高宗方內修外攘,首置秘書省,以儲人才,他有司治事,日不暇給,獨館職涵養從容,要路闕必由此選,國朝盛舉,乃複見之。新安朱公,蓋其一也。 公諱松,字喬年,世家婺源。曾祖振,妣汪氏。祖絢,妣汪氏。父森,常曰,吾家五世積德業儒,當有顯者。後贈承事郎。妣孺人程氏。 公生以紹聖四年,兒時出語驚人,未冠力學,繇郡庠貢京師,文體清新,恥於蹈襲。政和八年,上舍登第,以廸功郎調建州政和尉,丁父憂。服除,再調南劍州尤溪尉,監泉州石井鎮。詩名聞四方,他文渾涵流轉,惟意所適,然謂於道為遠。益取經子史傳,考其興衰治亂,欲應時合變,見之事業。又因師友浦城蕭顗子莊、劍浦羅從彥仲素,而得龜山楊文靖公河洛學問之要,拳拳服膺,每疑卞急害道,取佩韋之說,名齋自警。在尤溪,聞靖康北狩,大慟幾絕。自是奔走卑冗,假祿養親,無仕進意。 紹興初,監察禦史胡世將撫諭入閩。公袖書告之曰,今不自荊襄赴興,元結夏人,控引五路,東向爭中原,則當幸金陵固守荊淮,奈何局促一方,徒費日月,竟將何為?世將奇其才,歸薦於朝。會前執政謝公克家守泉南,亦露章薦公學問,不宜滯管庫。遂召試館職,策問中興難易。公乞順人心、任賢才、正綱紀,累數千言,辨論精博。高宗嘉賞,除秘書省正字。 四年二月,進左從政郎。趙忠簡公以元樞都督諸路軍馬,約公入幕,公以親疾辭。尋丁母憂。七年,服闋,上已進都金陵。九月,再召對,公勸上抗志高明垂精延,訪求經遠持久計,遂言中興之君,惟光武身濟大業,可以為法。元帝肅宗志趣卑近,宜以為戒。上明日對輔臣稱善,且謂光武無可議,肅宗雖優於元帝,然虧人子之行於,其終為可恨也。特改左宣教郎,除校書郎。是時呂祉代劉光世統軍淮西,酈瓊擁眾叛去,廟論欲斂兩淮戍兵衛行都。公率同列,疏言不可。會金人疑劉豫得叛兵不可制執而廢之,當路不能乘機會,乃亟還臨安。 八年三月,遷著作佐郎。禦史中丞常同薦公可任大事。四月,複賜對。公言國論不過兩端,進取者失之疎,玩愒者失之偷,惟自治觀釁為上策,願陛下並進忠賢,修明紀律,革姑息振國勢,中興可蔔也。上悅,擢尚書度支員外郎,兼史館校勘。刊修蔡卞所改《哲宗實錄》,公用力為多。曆司勳及吏部員外郎,史職如故。實錄成,遷左奉議郎。磨勘,轉承議郎。趙忠簡公罷相,秦忠獻公當國,決意講和,公與史官胡珵淩景夏常明範如圭合奏,陛下以梓宮母兄天屬未歸,不憚屈己求和,曾不思項羽置太公俎上,邀高祖,高祖知其詐,日夜思所以蹙羽者,彼兵疲勢窮,太公自歸,此今日高抬貴手也。秦方惡公異議,參知政事李莊簡公又力援公屬。金使再至,許歸河南地,公請用漢制,命廷臣雜議。又言二三大將握重兵,將有尾大之患,請複武舉,儲將帥,選驍勇,補周衛,擇守帥,壯藩維,興太學,明大倫,以倡節義,規模大率類此。秦滋不樂,諷言者論公懷異自賢,出知饒州。十年春也。未上,請主管台州崇道觀。 和議俄變,秦蒼黃不知所措。有郎官代作自解之奏曰,伊尹告成,湯德無常,師主善為,師臣前贊,議和今請,北伐是皆,主善為師,如其不濟,則陳力就列,不能者止,當遵孔聖之訓。秦大喜,擢郎官,為右史,而不暇問所引皆誤也。是時秘書省寓法慧寺,大書於門雲:「周任為孔聖,太甲作成湯。」秦大怒,疑出於館職,相繼汰去,而引用其黨。公遂不可出矣。 祠滿,再任命下而卒。十三年三月辛亥也。享年四十有七。 公性孝友,于朋友重然諾,不以死生窮達易其志,誘進後學,揚人之善,凡邪佞猥瑣鄙而遠之。沒一甲子,秦斃,異時名士抑遏竄逐者,悉起為大官,獨公無年,識者惜之。其將終也,手書與所善胡憲原仲、劉勉之致中、劉子翬彥沖,屬其子熹,使往受業。其後遂以奧學高文推重當世,今上聞其名,以待制侍講禁中,累贈公通議大夫。 初,公卒之明年,葬建甯府崇安縣五夫裡西塔山,勢頗卑下。乃卜慶元某年某月某日,還葬武夷鄉上梅裡寂曆山中峰,僧舍之北。公嘗賦詩,有「鄉關落日蒼茫外,尊酒寒花寂曆中」之句,茲其讖乎? 待制以某先太師與公為同年進士,故來請銘。② 公娶同郡祝氏處士確之女,贈碩人。事姑孝謹,待內外姻親和順,得其歡心。後公二十七年卒,別葬建陽縣崇泰裡後山鋪東寒泉塢。 一男,熹也。女,嫁瀏陽丞劉子翔,早世。 孫:男三。長塾,已亡。次埜,將仕郎。次在,承務郎。女三人。修職郎劉學古、廸功郎黃幹、進士范元裕,其婿也。 曾孫:男五人③,巨、鈞、鑒、鐸、銍。女九人,長適文林郎趙師夏,餘未字。 公平生所為文有《韋齋集》十二卷行於世,外集十卷藏於家。吏部侍郎徐度,自言少多與前輩游,迨識公及張戒定夫,始得為文之法,欲為公集序,未及成。而文士傅自得實為之,謂公詩「高潔幽遠」,其文「溫婉典裁」,非溢美也。 公母弟槔,亦負軼才,不肯俯仰於世,有詩數十篇,高遠近道,號《玉瀾集》雲。 銘曰: 信道惟人,窮理以書。合而一之,乃曰通儒。 表表朱公,邁往于初。師友淵源,名實允孚。 蘭台史觀,卿材是儲。有昌其言,有宏厥模。 人雖我抑,豈無後圖。高皇更化,群賢畢趨。 公則逝矣,齎志弗紓,幸哉有子,播獲菑畬。 追爵黃散,肇營新墟。掲以銘章,永鎮龜趺。 (胡案:此據四庫全書《新安文獻志》整理。周必大《文忠集》有缺文,文字略有差異。) (①據《文忠集》,作於嘉泰三年,1203,此時朱熹早已物故,存疑。) (②胡案:此句宜挪置於「銘曰」前。) (③據黃幹《朱熹行狀》,曾孫當是七人,朱鉉、朱鑄大約此時尚未出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