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名家 > 鄭光祖 | 上頁 下頁
鄭光祖簡介


  鄭光祖(1264~?),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以儒補杭州路吏。《錄鬼簿》稱其「名香天下,聲振閨閣,伶倫輩稱『先生』者,皆知其為德輝也。」病卒,火葬于西湖靈芝寺。

  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後三種存疑。除雜劇外,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他的雜劇內容以歷史劇和文人事蹟、愛情劇為主。幾個取材歷史故事的雜劇,語言與平話話本文風相近,可能是在民間演出本的基礎上加工創作的,流傳中又可能經後人修改。

  《王粲登樓》,全名《醉思鄉王粲登樓》。王粲,《三國志·魏書》有傳。他曾依附劉表,劉表因王粲「貌寢而體弱」,不甚看重他。劉表死,王粲勸劉琮降曹操,後依曹操,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登樓賦》是在荊州時,登當陽城樓而寫的作品。雜劇故事全系編造。這個作品整個看來並不見佳,但第三折登樓一段,歷來受到評論家的讚賞。明人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至如《王粲登樓》第三折,摹寫羈懷壯志,語多慷慨,而氣亦爽烈。」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韻》中舉第三折的〔迎仙客〕曲為例,對其用字盛加讚賞,說:「〔迎仙客〕累百無此調也。美哉,德輝之才名不虛傳!」這些曲文流露了作者流落他鄉的感慨,極易引起封建時代文人的共鳴。

  《倩女離魂》,全名《迷青瑣倩女魂》。本事出於唐代傳奇《離魂記》。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開篇〔柘枝令〕中說:「也不是離魂倩女,也不是謁漿崔護」,可以知道金代已有寫這一題材的諸宮調唱本。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追求婚姻自由的婦女形象。王文舉上京應試,張倩女相思成疾,她的靈魂離開軀體,追趕王文舉。這個劇本曲詞文采華美,抒情性強。王季烈《螾廬曲談》評該劇第二折中〔禿廝兒〕、〔聖藥王〕曲說:「皆絕妙好詞也。」

  《㑇梅香》寫唐代白敏中與裴少蠻的戀愛故事,是模擬《西廂記》而作的。賓白皆剽《西廂記》,但其曲詞華美。

  鄭光祖以劇曲著稱,明代何良俊稱他為「元曲四大家」之一,並把他推為首位。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說:「鄭光祖清麗芊綿,自成馨逸,不失為一流。」將他喻為詩中溫飛卿,詞中秦少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