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奏稿 | 上頁 下頁
欽奉諭旨複陳折


  (同治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奏為欽奉諭旨,恭折複陳,仰祈聖鑒事。

  竊臣接准兵部火票遞到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一日奉上諭:

  「曾國藩著回兩江總督本任,暫緩來京陛見。江蘇巡撫一等肅毅伯李鴻章著授為欽差大臣,專辦剿匪事宜。」欽此。

  旋准軍機大臣字寄同治五年十一月初八日奉上諭:

  「著曾國藩即遵前旨,將軍務交李鴻章接辦。該督即回兩江總督本任,辦理餉需軍火,源源籌解,俾李鴻章得離江境統兵進剿。則籌餉與剿匪之功,均為國家倚重,正不必以開缺赴營,始足為朝廷宣力也。」等因。欽此。

  跪誦之下,無任欽感。遵即擇於十九日飭派江蘇候補道林桐芳、衡州協副將胡正盛謹齎欽差大臣關防馳赴徐州,交李鴻章祗領。至臣仍回兩江總督本任一節,朝廷體恤下情,不責臣以治軍,但責臣以籌餉;不令留營勉圖後效,但令回署調理病軀,聖恩高厚,感悚交並。惟兩江總督公牘之煩,數倍於軍營,而疆吏統轄文武,尤以接見僚屬為要義。臣精力日衰,用心久則汗出,說話多則舌蹇。不能多見賓客,不能多閱文牘,業經屢次陳奏。數月以來,標病雖除,而此二患者迄未痊可。若非將舌端蹇澀之症醫治全愈,實難勝江督之任。且臣屢陳病狀,求開各缺。若為將帥則辭之,為封疆則就之。則是去危而就安,避難而就易。

  臣平日教訓部曲,每以堅忍盡忠為法,以畏難取巧為戒,今因病離營,安居金陵衙署,跡涉取巧,與平日教人之言自相矛盾,不特畏清議之交譏,亦恐為部曲所竊笑。臣內度病體,外度大義,減輕事權則可,竟回本任則不可。故前兩次奏稱,但求開缺,不求離營,蓋自抱病以來,反復籌思,必出於此,然後心安而理得也。臣既不能回江督本任,而李鴻章新膺專征之命又難久署,江督之篆亦不可不熟計而兼籌。

  查刻下賊分兩股:東殷任、賴等逆竄至光固,非西入鄂,即南入皖。李鴻章或仍駐徐州,或移駐六安,以剿鄂賊;或移駐潁州,以剿皖、豫之賊,皆在兩江轄境之內。是李鴻章暫署江督,於剿辦東股毫無窒礙。至西股張逆在秦,臣現多方籌辦糧米,湘軍防晉業已超行赴洛,霆軍援秦即日亦可入關,似兩三月內李鴻章兼署江督尚無損於大局。

  合無籲懇天恩,敕下李鴻章以欽差大臣暫行兼署兩江總督,一面料理出省事宜。兩三月後,或請另簡兩江總督,或請另簡欽差大臣,或令李鴻章自薦籌餉大員,佈置後路。該大臣出省之宜遲宜速,均聽皇上權衡定奪,屆時臣再具疏請開江督等缺,目下謹遵諭旨暫緩陛見,仍在周口軍營照料一切,維湘、淮之軍心,聯將帥之情誼。凡臣才力所可勉,精神所能到,必當殫竭愚忱,力圖補救,斷不因兵符已解,稍涉疏懈,致乖古人盡瘁之義,請釋宸廑。所有欽奉諭旨,恭折複奏緣由,理合由驛馳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