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奏稿 | 上頁 下頁 |
複陳購買外洋船炮折 |
|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八日) 奏為遵旨籌議,恭折複陳,仰祈聖鑒事。 竊臣承准軍機大臣字寄,咸豐十一年,五月三十日奉上諭: 前因恭親王奕等奏:法夷槍炮,現肯售賣,並肯派匠役教習製造。當諭令曾國藩、薛煥酌量辦理。本日複據奕等奏,請購買外洋船炮一折,據稱:大江上下游,設有水師,中間並無堵截之船,非獨無以斷賊接濟,且恐由蘇、常進剿,則北路必受其沖。據赫德稱:若用小火輪船十餘號,益以精利槍炮,不過數十萬兩。至駕駛之法,廣東、上海等處,可雇內地人隨時學習。亦可雇用外國人,令其司舵,司炮。其價值先領一半,俟購齊驗收後,再行全給。並稱:洋藥一項,如照所遞之單,徵收華洋各稅四十五兩之外,於進口後,無論販至何處銷售,再由各該地方官給予印票,仿照牙行納帖之例,每帖輸銀若干。如辦理得宜,除華洋各稅外,歲可增銀數十萬兩。此項留為購買船炮,亦足裨益。現在赫德已回天津,令其將船炮、洋槍、價值,分晰開單呈遞等語。東南賊氛蔓延,果能購買外國船炮剿賊,必能得力。惟各路軍餉不足,必須預籌銀款,以資購辦。奕訢等現擬於上海,廣東各關稅內先行籌款購買,俟將來洋藥印票稅,收有成數,再行歸款。並給赫德劄文,令其購買。運到時,即交廣東、江蘇各督撫,雇內地人學習駕駛。著勞崇光,耆齡,薛煥,並傳諭毓清,即按照所奏,預為籌計。其應酌配兵丁,並統帶大員,及陸路進攻各事宜,並著官文,曾國藩,胡林翼先行妥為籌議。一俟船炮運到,即奏明辦理。內患既除,則外國不敢輕視中國,實于大局有益。該督撫等務當悉心妥議,期於必行,不得畏難苟安。奕訢等折,著鈔給閱看等因,欽此。 仰見皇上聖慮周詳,安內攘外之至意!臣查發逆盤踞金陵,蔓延蘇、浙、皖、鄂、江西等省。所占傍江各城為我所必爭者,有三:曰金陵,曰安慶,曰蕪湖。不傍江各城,為我所必爭者,有三:曰蘇州,曰廬州,曰甯國。不傍江之處,所用師船,不過舢板、長龍之類。其或支流,小港,岸峻橋多,即舢板小劃,尚無所施其技。斷不能容火輪船,想在聖明洞鑒之中。傍江三城,小火輪船,盡可施展。然亦只可制水面之賊。不能剿岸上之賊。即欲阻其北渡,斷其接濟,亦恐地段太長,難於處處防遏。目下賊氛雖熾,然江面實鮮炮船,不能與我水師爭衡。臣去冬複奏一疏有雲:金陵發逆之橫行,在陸而不在水。皖、吳官軍之單薄,亦在陸而不在水。系屬實在情形。 至恭親王奕訢等奏請購買外洋船炮,則為今日救時之第一要務。凡恃己之所有,誇人所無者,世之常情也。忽于所習見,震於所罕見者,亦世之常情也。輪船之速,洋炮之遠,在英、法則誇其所獨有,在中華則震於所罕見。若能陸續購買,據為己物,在中華,則見慣而不驚,在英、法亦漸失其所恃。康熙、雍正年間,雲南銅斤未曾解京之時,皆給照商人,採買海外之洋銅,以資京局之鼓鑄。行之數十年,並無流弊。況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後,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逆,可以勤遠略。諭旨期於必行,不得畏難苟安,仰見聖主沈幾獨斷,開物成務,曷勝欽服。至於酌配兵丁及統帶大員,應俟輪船駛至安慶、漢口時,每船酌留外洋三、四人,令其司舵,司火。其餘即配用楚軍水師之勇丁學習駕駛,炮位亦令楚勇司放,雖不能遽臻嫺熟,盡可漸次教習。其統帶大員,即于現在水師鎮將中遴選。臣與官文、胡林翼商定,屆時奏明辦理。惟期內地軍民,知者盡心,勇者盡力,無不能制之器,無不能演之技。庶幾漸摩奮興,仰副聖主深遠無窮之慮。所有遵旨籌議緣由,恭折由驛複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