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奏稿 | 上頁 下頁
遵旨悉心籌酌折


  (咸豐九年十月十七日)

  奏為遵旨悉心籌酌,恭折複奏,仰祈聖鑒事。

  竊咸豐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承准軍機大臣字寄,九月二十一日奉上諭:

  曾國藩奏遵旨籌剿皖匪機宜,現已由鄂回駐巴河一折。皖省賊氛甚熾,必須楚師東下方可掃蕩。曾國藩奏稱:以兩軍循江而下,規取安慶、桐城;兩軍循山而進,規取舒城、廬州。各軍所部兵勇,自即照官文前奏派撥。該侍郎獨任一路,尚擬將蕭啟江調回,派張運蘭留湘協防。但蕭啟江一軍已入粵西。現當桂林危急萬分,全恃此軍援應,急切未能調回。至湘中防堵,尚有兵勇可派,著該侍郎斟酌情形,即將張運蘭調取回鄂,亦可補蕭啟江之缺。再本日據袁甲三庚長奏:現聞官文等籌議進兵剿辦皖逆,並議令勝保等於東北路截剿。惟勝保、傅振邦兵力單弱,一經楚師大舉,深恐驅賊北竄,貴飭由光州、固始、潁州一帶,繞赴北路進剿等語。曾國藩所奏,北路一軍,由商城前進,本去潁州不遠,惟須折赴六安,規取廬州,則蒙、毫等處已難兼顧。此時撚、粵勾結,設因南路不支,竟圖北竄,恐傅振邦、翁同書等不能堵遏,袁甲三等所慮,亦不為無見。著官文、曾國藩、胡林翼再行悉心籌酌。所有東下四軍內,應如何派出一軍,取道光固、潁州,繞出懷、蒙以北,與勝保等官軍會合南剿,俾逆匪不致北犯,是為至要。袁甲三等原折,著鈔給閱看。至此次官文等會籌大舉,關係全域利害,總須計出萬全,不妨稍遲時日,謀定後動也。將此由六百里各諭令知之。欽此。

  仰蒙皇上籌維全域,指示機宜,曷勝欽感!伏維自古辦竊號之賊,與辦流賊不同。剿辦流賊,法當預防,以待其至,堅守以挫其銳。剿辦竊號之賊,法當翦除枝葉,並搗老巢。今之洪秀全據金陵,陳玉成據安慶,私立正朔,偽稱王侯,竊號之賊也。石達開等之由浙而閩、而江、而湖南、而廣西,流賊之象也。宮、張諸撚之股數眾多,分合無定,亦流賊之類也。自洪、楊內亂,鎮江克復,金陵逆首,兇焰久衰。徒以陳玉成往來江北,勾結撚匪,廬州、浦口、三河等處,疊挫我師,遂令皖北之糜爛日廣,江南之賊糧不絕。

  臣等竊以為欲廓清諸路,必先攻破金陵。全域一振,而後江南大營之兵,可以分剿數省,其餉亦可分潤數處。欲攻破金陵,必先駐重兵於滁、和,而後可去江寧之外屏,斷蕪湖之糧路。欲駐兵滁、和,必先圍安慶,以破陳逆之老巢,兼搗廬州,以攻陳逆之所必救。誠能圍攻兩處,略取旁縣,該逆備多力分,不特不敢悉力北竄齊、豫,並不敢壹意東顧江浦、六合。蓋竊號之賊,未有不竭死力以護其本根也。現擬四路進兵,自江濱而北。第一路由宿松石碑以規安慶,臣國藩親自任之。第二路由太湖潛山以取桐城,多隆阿、鮑超等任之。第三路由英山、霍山以取舒城,臣林翼親自任之。先駐楚、皖之交,調度諸軍,兼籌轉運。第四路由商、固以規廬州,調回李續宜一軍任之。

  袁甲三等原奏,恐驅賊北竄,請由光、固、潁州繞赴北路等語。

  查湘勇久戰江濱,於淮北賊情地勢,不甚熟悉,能否繞出懷、蒙以北,應俟李續宜軍至固始後,察看情形,再行奏明辦理。至蕭啟江一軍,臣國藩前於奏明後,即經檄調來鄂。嗣聞桂林解圍,又經飛劄催調。計日內當已由粵回湘。張運蘭一軍,經湖南撫臣派防郴州。該道久勞於外,適值防務稍紓,稟請給假三月,暫予休息。臣國藩與駱秉章皆經批准,難遽北來。應懇皇上天恩,仍飭蕭啟江來皖,俾臣等少收臂指之助。除俟各軍取齊,再行馳報外,所有遵旨悉心會籌緣由,謹合詞恭折,由驛五百里複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施行。謹奏。

  *

  朱批:另有旨。欽此。

  又,折內攻陳逆之所必救旁奉朱批「惟恐言之甚易,行之甚難」。

  又,李續宜軍至固始後旁奉朱批「誠恐緩不濟急。欽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