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奏稿 | 上頁 下頁
瑞州一軍九月接仗之情形折


  (咸豐六年十月十一日)

  奏為瑞州一軍九月接仗情形,及上高縣再被賊擾,旋即收復。恭折馳奏,仰祈聖鑒事。

  竊瑞州一軍,八月二十七日以前迭次勝仗,業經具奏在案。嗣據即選副將普承堯、候選同知曾國華、候補直隸州劉騰鴻稟稱,二十八日,賊出西路搦戰,旋分股往北,向省兵營衝突。我軍寶營、湘中營出隊擊之。賊防寶勇之橫截也,仍退聚西路。官軍兩路夾擊,賊敗走。劉騰鴻舁炮叢伏樹林中,擊卻之。九月初三,劉騰鴻,劉連捷由南城外直趨飛蛾亭,朱祖貴、劉芳貴率寶營由金川門入。時甫五鼓,飛蛾亭守卡之賊數百,均枕戈酣睡。我軍圍而殲之,燒濟賊之戶百餘家。初十日,賊由西門出隊,伏于城北田畔。省兵五營出隊擊之,賊即敗走。方追殺間,田畔賊伏突起,回合十餘次,槍炮對轟,傷亡相當。新保守備詹榮清腹中炮子,次日殞命。寶營朱祖貴、劉芳貴出隊橫擊,賊陣潰亂,申刻收隊。

  十五日,西門出賊二三百人,護炮船上犯。北城出賊約二三千,意在撲省兵營壘。劉騰鴻派黃澤遠擊賊之正兵,自率後營由河岸趨西門橫截之,舁大炮堵擊賊船。瑞州城內,多廣東老賊,槍炮最准。劉騰鴻亦以火器擅長,往往傷斃二三百名,而賊隊堅立不退。我軍有受傷者,亦堅立相持,未刻收隊。賊忽回頭搦戰,劉騰鴻之親兵素稱驍悍,莫不一以當十,刀矛摩戛有聲,賊遂紛紛奪路入城。此九月十五日以前接仗獲勝之情形也。

  臣國藩以九月初三日,赴瑞州軍營,二十日仍回省河。在瑞周視城垣,履勘各路,與各營官熟商,必須先斷南路臨江之接濟,而後可以困賊。自二十日後,連朝大雨,河水盛漲。賊之炮船不時上沖石鼓嶺,擾湘勇各營之後。二十七日,普承堯、曾國華、劉騰鴻等因南路之陰岡嶺、傅家墟等處,系臨江各賊接濟之藪。即飭黃澤遠、劉連捷兩營往剿。二十八日,賊窺我分兵遠出,遂來撲犯老營。西門出賊二千伏樹林中,南城賊數百護炮船上沖營壘。劉騰鴻舁大炮至河岸截擊賊船,普承堯率寶營擊樹林之伏,千炮萬槍,聲如牆。積年悍賊專以持久為得計,直待傷斃數百,始紛紛鼠竄入城。

  二十九日,賊黨複出搦戰,與二十八之戰相似。特為時更久,燈初,乃克收隊。三十日,賊複以戰船上犯,而陸賊數百,出南城外縱燒民房。又二千餘人出西北縱燒民房,撲省兵之營壘。適黃澤遠、劉連捷兩營前日出剿陰岡嶺、傅家墟者,自南路歸來,南城之賊,即遁竄入城。曾國華、劉騰鴻分兩路飛趨西北,賊遂敗退。我軍追逼城下,已過小港,槍炮對施,刀矛互進,城上炮子,密如驟雨。我軍後背港水,無地可退,一意噤聲力戰。賊知不能敵,全數奔退。此九月底三日苦戰之情形也。

  當我師之全集瑞州也,後路之新昌、上高二縣,時有逆匪回竄。前經吳坤修回剿一次,而上高之賊,複來竄踞。知縣傅自銘招募壯勇五百,並請新昌縣令沈曦添撥錦字營勇協同剿辦。九月十六日,傅自銘正欲進剿,適有湖南候選同知淩煌壽帶領平江勇二千余名來江,即商請同往上高協助。十七日,傅自銘、淩煌壽率平江勇由北路進新昌,撥魏大伸、高祥霖兩營由南路抄擊,十八日馳抵上高。逆匪大隊由西門來撲,傅自銘會督平江勇奮力出戰,魏大伸、高祥霖由南路夾擊。鏖戰三時,我軍大勝,奪獲馬匹、器械多件。不意又有臨江援賊數千,拼死堅拒,愈殺愈多,平江勇眾寡不敵,即時潰散。傅自銘手刃數賊,力竭陣亡。所有印信,交家丁呈繳藩庫。此上高縣接仗小挫之情形也。

  曾國華、劉騰鴻等以上高為瑞軍後路,不可令寇氛梗阻。即派黃澤遠、朱祖貴、周福昆等三營二千人,於十月初三、四等日進剿上高,連獲勝仗,克復縣城,先後稟報前來。臣等伏查江西各府久陷,逆賊據城死守,堅不可拔。智窮力困,焦灼難名。然瑞州通接兩湖,扼據西路中段。但使此軍屹然不動,大局終有可轉之機。上高縣知縣傅自銘,上年到任,未及一月,即已失守。此次募勇剿賊,勉贖前愆,力戰殉難,深堪憫惜。籲懇天恩交部照知縣例從優議恤。新保守備詹榮清,應請照例賜恤,以慰忠魂。傷亡弁勇,查明照例辦理。所有瑞州一軍九月各勝仗,及上高縣再被賊擾,旋即收復各緣由,恭折馳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施行。謹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