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奏稿 | 上頁 下頁 |
籌備水陸各勇赴皖會剿俟粵省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折 |
|
(咸豐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奏為籌備水陸各勇馳赴安徽會剿,俟右江道張敬惰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恭折複奏,仰祈聖鑒事。 十一月二十三日兵部遞到承准軍機大臣字寄,咸豐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奉上諭: 本日據宋晉奏,曾國藩鄉望素孚,人皆樂為效用。請飭挑選練勇,雇覓船隻,順流東下,與江忠源水陸夾擊,速殄賊氛等語。前因湖北緊要,諭令該侍郎督帶楚勇,馳出洞庭湖迎頭截剿。 旋據該侍郎奏稱,武昌現已解嚴,擬暫緩赴鄂,即在衡州趕辦戰艦,添置炮位,教練水師各等情,諒已辦有頭緒。現在安徽逆匪勢甚披猖,連陷桐城舒城、逼近廬郡。呂賢基已經殉難。江忠源又複患病暫住六安,不能前進。皖省情形甚屬危急。總由江面無水師戰船攔截追剿,任令賊腙往來自如,以致逆匪日肆鴟張。該侍郎前奏,亦曾籌慮及此。著即趕辦船隻炮位,並將前募楚勇六千,由該侍郎統帶,自洞庭湖駛入大江,順流東下,直赴安徽江面,與江忠源會合,水陸夾擊,以期收復安慶及桐、舒等城,並可牽制賊匪北竄之路。現在廣東紅單船數十隻,計已由閩入江,又有艇船數十隻,均可備夾擊之用。該侍郎忠誠素著,兼有膽識,朕所素知。諒必能統籌全域,不負委任也。將此由六百里加緊諭令知之。欽此。 遵旨寄信前來。 竊自田家鎮失防以來,督臣吳文鎔、撫臣駱秉章與臣往返函商至十餘次,皆言各省分防,糜餉多而兵力薄,不如數省合防,糜餉少而力較厚。即與張芾江忠源函商,亦言四省合防之道,兼籌以剿為堵之策。臣前月複奏一折,曾言舟師辦有頭緒,即由臣親自統帶,駛赴下游。是未奉此次諭旨之前,微臣之志已思率師東下,一抒積憤矣。況重以新命委任,天語褒嘉,尤臣子竭誠效命之秋,敢不捐糜頂踵,急圖報稱于萬一。惟炮船一件,實有不宜草率從事者。 臣前發折後,即鳩工購材,試行造辦,成造樣船數隻,皆以工匠太生,規模太小,不足以壓長江之浪,不足以勝巨炮之震。近由撫臣處送到水師守備成名標一員,又由督撫臣處諮到廣東繪來之拖罟、快蟹船式二種,始細加講求,照快蟹式重新製造。現已先造十號,更須添造二三十號,計必中宮能載千餘斤之炮,兩旁能載數百斤之炮,乃足以壯軍威而摧逆焰。 惟新造之舟,百物未備,雖日夜趕辦,亦難遽就。上油未幹,入水既虞其重澀,撚灰未固,放炮又患其酥鬆,必須一月以外,乃可下河。至價買舊船,修改艙面,其用力稍省,其為日自少,然至二三百號之多,亦須一月餘之久。蓋為數過少,則聲勢太孤,賊眾之船未遇,我軍之心先怯。至拖罟船隻,本奉諭旨令兩湖督撫照式製造者,武昌現在照造,未知合用與否。衡州匠少技拙,現在尚未試造。 前經奉旨特派之廣西右江道張敬惰,帶有工匠自粵來楚,若其到湘尚早,臣當令其趕辦,如其到湘太遲,亦不能以勢難遽成之拖罟,延刻不可緩之時日。此辦船之大略也。至於炮位一項,現在衡城僅有廣西解來之炮百五十尊,長沙新造之炮雖有三百餘尊,除解往鄂省及存城防守外,可取備戰船之用者,已屬無幾。聞張敬惰遵旨購辦夷炮、廣炮千尊,由韶州一帶來楚,臣專俟此項炮位前來,乃足以資配放。特樂昌以上之河,上水不易,千斤以上之炮搬嶺尤難,計該道到衡之期,即微臣辦船之事亦將次就緒矣。 至於募勇一事,前臣添勇六千之信,系為江忠源尚守江西言之也。旋奉帶勇六千之旨,系為臣救援湖北言之也。厥後武昌解嚴,臣奏明暫不赴鄂,因飭江忠源之胞弟先帶楚勇千人赴皖,其餘五千之數,因舟師尚未辦齊,故陸勇亦未發往。今臣接奉此旨,陸勇已屬整備,而水勇尚無章程。計張敬惰帶來之炮勇與湖南新募之水手,亦須湊成四千人,乃可自成一隊。水陸兩軍合之則兩相夾擊,分之則各能自立,庶不致一遇大股,即被沖散。統計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辦就。 臣北望宸極,念君父之憂勞,東望皖江,痛舒、廬之危急,寸心如搗,片刻難安。而事勢所在,關係甚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必須明春乃可成行。且廣東購備之炮,張敬惰雇募之勇,皆系奉肅清江面之旨而來者,臣若不督帶同行,則殊失皇上命臣統籌全域之意,亦非臣與吳文鎔等四省合防之心。臣之斟酌遲速,規畫大局,不得不一一縷陳。所有臣籌備水陸各勇赴皖會剿緣由,恭折由驛六百里複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 朱批:現在安省待緩甚急,若必偏執己見,則太覺遲緩。朕知汝尚能激發天良,故特命汝赴援,以濟燃眉,今觀汝奏,直以數省軍務,一身克當,試問: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時漫自矜詡,以為無出已之右者,及至臨事,果能盡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張皇,豈不貽笑於天下,著設法趕緊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益。汝能自擔重任,迥非畏葸者比。言既出諸汝口,必須盡如所言辦與朕看。欽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