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文集 | 上頁 下頁 |
金陵軍營官紳昭忠祠記 |
|
嗚呼!軍興以來,死事者多矣,而金陵尤為忠義之所萃雲。 咸豐二年十二月,賊陷武昌、漢陽,掠取巨舟萬數。三年正月,蔽江東下,連陷九江、安慶、蕪湖各城,遂破金陵,據為偽都。城中官紳與駐防之軍民並及於難。當是時,天子已命向榮為欽差大臣,自湖北逐賊而東,至則城陷已逾旬曰。又繼陷鎮江、揚州兩府,而都統琦善亦以欽差大臣由河南進至揚州。白是,後廣西元從諸軍駐金陵者,號為江南大營;北來新集諸軍駐揚州者,號為江北大營。鎮江別屯一軍,則金陵分兵駐之,與揚州之師相為犄角。未幾,揚州之賊分支北竄河南、直隸;金陵之賊分支西竄江西、湖北;而鎮江之賊,破我營壘;別有粵人為亂,攻陷上海。其冬,北軍克復揚州、儀征,群賊移據瓜洲。四年,督師琦公卒。托明阿接統北軍。五年,江蘇巡撫吉爾杭阿克復上海,移師圍攻鎮江。六年春,南路賊陷甯國,北路賊複陷揚州。托明阿罷職,德興阿接統北軍,旋克揚州。其夏,巡撫吉公戰沒于高資,金陵大營亦陷。督師向公退守丹陽,已而病卒。朝廷命和春為欽差大臣,而命張國棵為總統。七年冬,南軍克復鎮江,北軍同日克瓜洲。八年,南軍築長圍以困金陵之賊,北軍大挫於浦口;賊陷江浦、天長、儀征、揚州、六合。張國樑北援揚州,克之。九年,德興阿劾罷,江北不復置帥,以江南大帥兼轄。十年正月,張國樑克九、袱洲。二月,皖南群賊攻陷杭州,江南遣張玉良援杭,克之。三月,賊破建平、東壩、溧陽,群萃金陵,攻陷大營,我師潰奔,常州、蘇州繼陷。是後馮子材等堅守鎮江,都興阿等堅守揚州,數年無恙。 蓋自咸豐癸醜以迄庚申,耳目眾著之事,大略如此。其餘南軍攻取傍近郡縣,若太平、蕪湖、丹陽、溧水、溧陽、高淳、句容,屢克屢陷,不常其得失。或北援揚州、江浦,警報朝聞,南師夕渡。而城外賊壘,濱江要隘,亦元月不事攻戰,擲千百性命以爭尺寸之土。當時中外盛稱江南勁旅,聲威出北軍上遠甚。諸路告急,金陵往往分兵四出援剿,其致敗亦終以此。始至之秋,即遣虎嵩林馳援上海,既又遣和春赴援廬州。甯國失守,則遣鄧紹良自浙援之。數年,鄧君戰亡,又遣鄭魁士繼之。賊圍衢州,則遣周天受等援浙;賊入延建,又濟師以援閩。近者數百里,遠者二三千里,孤軍轉鬥,累月不歸。饋鐔乖時,忍饑赴敵,膏塗原野,莫相收恤。而金陵之賊,見我軍遠征者多,居守者少,營壘空虛,炊煙日減,晝夜謀所以覆我者。 咸豐六年,大營失陷,正坐壘闊兵單之故。最後十年之役,則長圍已成,汛地愈廣。我軍分兵救浙,不能遽返。而自浙回竄之賊,皖南江北之賊,十道並進,乃一發而不可禦。將士方冀合圍之後,犁穴擒渠,策勳有期。不意倉皇潰敗,有如沙飛河決,蕩析南奔,死亡不可勝數。其僅有存者,張玉良收集餘燼,以攻嘉興,以守杭州。至明年,杭城再陷,而金陵大營八萬人者,蕩然無複留遺矣。 當諸將屯駐秣陵,向公榮,張公國棵,最負重望。其餘智者竭謀,勇者殫力,亦豈不切齒圖功,思得當以報國。事會未至,窮天下之力而無如何。彼六七偽王者,各挾數十萬之眾,代興迭盛。橫行一時。而上游沿江千里,亦足轉輸盜糧。及賊勢將衰,諸酋次第僵斃,而廣封駿豎,至百余王之多,權分而勢益散。長江既清,賊糧漸匱。厥後楚軍圍金陵,兩載而告克。非前者果拙而後者果工也。時未可為,則聖哲亦終無成,時可為,則事半而功倍也。皆天也。 既克三載,同治六年之冬,乃建昭忠祠於蓮花第五橋,祀先後死事者。同堂而異室,其中一室,祀三年二月江甯初陷時守城殉難之員;其東一室,祀三年至十年城外大營傷亡之員;其西一室,祀城內及江甯七屬紳士,而外郡紳士死于此者亦與焉,又東一室,祀金陵將領出援各路,死于甯國及浙江等處者;又西一室,祀鎮江及揚州死事之員。鎮江本金陵所分之軍,揚州亦與金陵一體,其後又歸南軍兼轄故也。工既竣,粗為記其梗概。至於歷年戰爭,良將猛士之勞,攻牢保危之策,將具於國史,茲不復備述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