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家書選 | 上頁 下頁
致諸弟·六弟婦命苦


  澄侯沅甫季洪老弟閣下:

  十五日接叔父患病之信,十六日專王法六送鹿茸回家限年內趕到。十七早接澄弟兩信,沅弟一信,叔父病勢已愈,大幸大幸!

  溫弟之事,日內計已說破,不知叔父與溫弟婦能少節哀否?溫弟婦治家最好,而賦命①最苦,不知天理何以全不可憑?

  十八夜接希庵信,知六弁沅弟所派已回,皆未尋得;而迪奄遺骨,於初一日已搬至霍山縣,同一殉節,而又有幸有不幸若此。

  餘又專五人去尋,中有二人,系賊中逃出者,言必可至三河故壘,其三人則楊名聲楊鎮南張塗也,能尋得遺骸,尚是不幸中之一幸,否則吾何面見吾祖考妣及考妣於地下哉?

  (咸豐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注釋】

  ①賦命:天給人的命運。

  【譯文】

  澄侯、沅甫、季洪老弟閣下:

  十五日接到叔父生病的信。十六日專派王法六送鹿茸回家,限年內趕到。十六日早接到澄弟兩封信,沅弟一封信,叔父病已好,大幸大幸!

  溫弟的事,近幾天預計已公開了,不知叔父與溫弟媳婦能夠節哀不?溫弟媳婦治家最賢慧,而天給予她的命運最苦,不知道天理為什麼都不可憑信?

  十八日晚接到希庵的信,知道沅弟派的六個士兵都回來了。都沒有尋到六弟屍骨,而迪庵的遺骨,在初一日已搬到霍山縣,同是犧牲,還有幸與不幸如此不同。

  我又專門派五個人去尋,其中有兩個,是從敵方逃出來的,說一定可以到三河原來的陣地,其餘三個是楊名聲、楊鎮南、張塗。能尋到屍骨,還屬不幸中的幸運,不然,我有什麼臉面去見祖考、祖妣、考妣於九泉呢?

  (咸豐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