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經史百家雜鈔 | 上頁 下頁 |
韓愈·尚書左丞孔公墓誌銘 |
|
孔子之後,三十八世,有孫曰戣,字君嚴,事唐為尚書左丞。年七十三,三上書去官,天子以為禮部尚書,祿之終身,而不敢煩以政。吏部侍郎韓愈,常賢其能,謂曰:「公尚壯,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為左丞,不能進退郎官,唯相之為,二宜去。」愈又曰:「古之老於鄉者,將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親戚之不仕與倦而歸者,不在東阡在北陌,可杖屨來往也。今異於是,公誰與居?且公雖貴,而無留資,何恃而歸?」曰:「吾負二宜去,尚奚顧子言?」愈面歎曰:「公於是乎,賢遠於人。」明日奏疏曰:「臣與孔戣,同在南省,數與相見。戣為人守節清苦,論議正平,年才七十,筋力耳目,未覺衰老,憂國忘家,用意至到。如戣輩在朝,不過三數人,陛下不宜苟順其求,不留自助也。」不報。明年,長慶四年正月己未,公年七十四,告薨於家,贈兵部尚書。 公始以進士,佐三府,官至殿中侍御史。元和元年,以大理正征,累遷江州刺史、諫議大夫,事有害於正者,無所不言。加皇太子侍讀,改給事中,言京兆尹阿縱罪人,詔奪京兆尹三月之俸。權知尚書右丞,明年,拜右丞,改華州刺史。明州歲貢海蟲淡菜蛤蚶可食之屬,自海抵京師,道路水陸,遞夫積功,歲為四十三萬六千人,奏疏罷之。下邽令笞外按小兒,系禦史獄,公上疏理之。詔釋下邽令,而以華州刺史為大理卿。 十二年,自國子祭酒拜御史大夫,嶺南節度等使。約以取足,境內諸州負錢,至二百萬,悉放不收。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稅,始至有閱貨之燕,犀珠磊落,賄及僕隸,公皆罷之。絕海之商,有死於吾地者,官藏其貨,滿三月,無妻子之請者,盡沒有之。公曰:「海道以年計往復,何月之拘?苟有驗者,悉推與之,無算遠近。」厚守宰俸,而嚴其法。嶺南以口為貨,其荒阻處,父子相縛為奴,公一禁之。有隨公吏,得無名兒,蓄不言官;有訟者,公召殺之。山谷諸黃,世自聚為豪,觀吏厚薄緩急,或叛或從。容桂二管,利其虜掠,請合兵討之,冀一有功,有所指取。當是時,天子以武定淮西河南北,用事者以破諸黃為類,向意助之。公屢言:遠人急之,則惜性命,相屯聚為寇;緩之,則自相怨恨而散,此禽獸耳。但可自計利害,不足與論是非。天子入先言,遂斂兵江西、岳鄂、湖南、嶺南,會容桂之吏以討之,被霧露毒,相枕藉死,百無一還。安南乘勢殺都護李象古。桂將裴行立,容將楊旻,皆無功,數月自死。嶺南囂然。祠部歲下廣州,祭南海廟,廟入海口,為州者皆憚之,不自奉事,常稱疾,命從事自代。唯公歲常自行。官吏刻石為詩美之。 十五年,遷尚書吏部侍郎。公之北歸,不載南物,奴婢之籍,不增一人。長慶元年,改右散騎常侍;二年,而為尚書左丞。曾祖諱務本,滄州東光令。祖諱如珪,海州司戶參軍,贈尚書工部郎中。皇考諱岑父,秘書省著作佐郎,贈尚書左僕射。公夫人京兆韋氏;父種,大理評事。有四子:長曰溫質,四門博士;遵孺、遵憲、溫裕,皆明經。女子長嫁中書舍人平陽路隋,其季者幼。公之昆弟五人,載、戡、戢、戵。公於次為第二。公之薨,戢自湖南入為少府監。其年八月甲申,戢與公子葬公于河南河陰廣武原先公僕射墓之左。銘曰: 孔世卅八,吾見其孫。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與之倫。德則多有,請考于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