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家書 | 上頁 下頁
致諸弟·咸豐元年七月初八


  澄侯、溫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七月初六日接澄弟四月二十六信,五月初一、初八、二十三各信,俱悉一切。植弟、洪弟各信亦俱收到。洪弟之書已至,六月初二所發者亦到矣。澄弟回家,至此始算放心。

  樊城河內泡沙,如此可怖,聞之心悸。餘戊戌年九月下旬在樊城河半夜忽遭大風,帆散纜斷,瀕於危殆,後亦許觀音戲,至今猶有餘驚。以後我家出行者,萬不可再走樊城河。戒之,記之!敬告子孫可也。

  彭山屺苦況如此,良為可憐!一月內外當更求一書以蘇涸鮒,但不知有濟否耳?此等人謀,亦須其人氣運有以承之,如謝博泉之事即鮮實效。若使南翁在彼,當稍有起色矣。

  凌荻舟之銀,雖周小樓與獲舟之子私相授受,以欺紫嫂,而荻子蓋又當受小樓之欺,終吞于周氏之腹而後已。余處現尚存凌銀將二百金,擬今年當全寄去。澄弟既將此中消息與孫筱石道破,則此後一概交孫,萬無一失。劉午峰曾言賻贈百金,不知今歲可收到否?余今年還凌銀須二百,又須另籌二百五十金寄家,頗為枯窘。今年光景大不如去年,然後知澄弟之福星來臨,有益於人不淺也。其二百五十金,望澄弟在家中兌與捐職者及進京會試者,總在今冬明春歸款,不致有誤,但不可以更多耳。

  父大人至縣城兩次,數日之經營,為我邑造無窮之福澤。上而邑長生感,下而百姓歌頌,此誠盛德之事。但鄉民可與謀始,難與樂成,恐歷時稍久,不能人人踴躍輸將,亦未必奏效無滯。我家倡義,風示一邑,但期鼓舞風聲而不必總攬全域,庶可進可退,綽綽餘裕耳。

  朱明府之得民心,予已托人致書上游,屬其久留我邑。若因辦餉得手,而遂愛民勤政,除盜息訟,則我邑之受賜多矣。社倉之法,有借無還,今日風俗誠然如此。澄弟所見,良為洞悉時變之言,此事竟不可議舉行矣。王介甫青苗之法,所以病民者,亦以其輕於借而艱於還也。

  季弟書中言,每思留心于言行之差錯,以時時儆惕。余觀此語,欣慰之至。凡人一身,只有「遷善改過」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讀書」四字可靠。此八字者,能盡一分,必有一分之慶;不盡一分,必有一分之殃。其或休咎相反,必其中有不誠,而所謂改過修德者,不足以質諸鬼神也。吾與諸弟勉之又勉,務求有為善之實,不使我家高曾祖父之積累自我兄弟而剝喪,此則餘家之幸也。

  余癬疾上身全好,自腰以下略有未淨。精神較前三年竟好得幾分,亦為人子者仰慰親心一端。宅內小大上下俱平安。

  同鄉周子佩丁憂,餘送銀八兩、挽聯一付。杜蘭溪放山西差。漱六又不得差,頗難為情。寫作俱佳,而不可侍如此!曹西垣請分發,將於月半後之官皖中。李筆峰完娶之後,光景奇窘。同鄉各家,大半拮据。子佩開吊,不足京蚨千串。黃正齋僅送一嶂而無奠分。徐芸渠既不吊又不賻。皆同鄉所不以為然者也。紀澤近日詩論又稍長進。

  書不十一,順候近佳,余俟續具。

  兄國藩手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