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岳珂 > 鄂國金佗稡編 | 上頁 下頁
卷一 高宗皇帝宸翰卷上


  ▼紹興四年

  春三月,先臣奏請先複襄、鄧六郡,以圖中原。會方議通虜好,重於深入,乃賜禦劄,命先臣毋出李橫所守界。

  敕岳飛,矧卿忠義之心,通於神明,故兵不犯令,民不厭兵,可無愧於古人矣。今朝廷從卿所衰,已降畫一,令卿收復襄陽數郡。惟是服者舍之,拒者伐之,追奔之際,慎無出李橫所守舊界,卻致引惹,有誤大計。雖立奇功,必加爾罰,務在遵稟號令而已。收復之後,安輯百姓,隨宜措畫,使可守禦。不致班師之後,複有疏虞,始可回軍,依舊屯駐。朕當重實賞典,以旌爾功。故茲筆喻,無慢我言。十四日。

  劉光世請措置荊、襄,詔不許,第令整兵,以為先臣援,複賜禦劄。

  敕岳飛,朕具省出師奏,以卿智勇,必遂克敵,更在竭力致身,早見平定。近劉光世乞行措置荊、襄,朕已命卿,豈易前制。但令光世嚴整步騎,以為卿援,緩急動息,可行關報也。亦當令卿將佐等知,庶可益壯軍心,鼓勇士氣,所向無前,孰能禦哉!廿一日。

  夏五月,進兵襄陽,克這。捷聞,廷議猶患其難守,賜禦劄問方略。

  敕岳飛,朕具聞卿已到襄陽,李成望風而退。朕雖有慰於心,而深恐難善其後。此賊不戰而歸,其理有二:一以卿紀律素嚴,士皆效死,故軍聲還振,其鋒不可當;一乃包藏禍心,俟卿班師,彼稍就緒,複來擾劫,前功遂廢。卿當用心籌畫全盡之策來上。若多留將兵,唯俟朝廷千里饋糧,徒成自困,終莫能守,適足以為朕憂。不知李成在彼如何措置糧食,修治壁壘,萬無劉豫肯為運糧之理。今既渡江,屯泊何所?及金國、偽齊事勢強弱,卿可厚以金幣,密遣間探,的確具聞。蓋國計之所在也,故茲筆喻,深宜體悉。

  李成益兵請戰,又大敗。複賜禦劄問方略,及諭先臣為誘敵之計。

  具省卿奏,李成益兵而來,我師大獲勝捷,乃卿無輕敵之心,有勇戰之氣之所致也。因以見賊志之小小耳!朕甚慰焉。此月九日,嘗降親筆,令卿條畫守禦全盡之策。若少留將兵,恐複為賊有;若師徒眾多,則饋餉疲勞,乃自困之道也。卿必有以處焉。及密遣間探,要知金虜、偽齊事勢強弱,點集次第,想已心達。卿宜籌畫良策來上,庶幾不廢前功也。將來議定,卿若班師,將今留在人馬亦權暫少留,作守城之大計,其餘設伏,而卿亦少留近境。要當致彼賊師再來,並力掩擊剿除。而後雖真實少留人馬,彼亦不敢有所侵犯也。卿更籌之,朕不遙制。

  冬十一月,虜、偽合兵,大舉入寇,邊報急。賜禦劄,趣先臣提兵東下。

  近來淮上探報緊急,朕甚憂之,已降指揮,督卿全軍東下。卿夙有憂國愛君之心,可即日引道,兼程前來。朕非卿到,終不安心,卿宜悉之。

  十二月,提軍趨合肥,賜禦劄撫問。

  卿義勇之氣,震怒無前,長驅濟江,威聲遠暢。宜奮揚于我武,務深得於敵情。既見可乘之機,即為搗虛之計。眷茲忠略,豈俟訓言,深念勤勞,往加撫問。

  ▼紹興五年

  夏四月,奉詔平湖寇楊麼,至長沙,賜禦劄。

  近得奏,知卿已至潭州,時方盛暑,將士良勞。朕以湖湘之寇,逋誅累年,故特委卿,為且招且捕之計,欲使恩威並濟,綏靖一方。聞卿到彼,措畫得宜,朕甚嘉之。然今去防秋不遠,若此寇既平,則可以專意捍敵。更宜多算,決至成功,此朕所望於卿者。其他曲折,張浚既至軍前,可就議也。二十三日。

  六月,大破楊麼等寇,湖湘悉平,賜禦劄褒寵。

  比得張浚奏,知湖湘之寇悉已肅清,紓朕顧憂,良用欣愜。非卿威名冠世,忠略濟時,先聲所臨,人自信服,則何以平積年嘯聚之党,於旬朝指顧之間,不煩誅夷,坐獲嘉靖,使朕恩威兼暢,厥功茂焉!複心之患既除,進取之圖可議。緬思規畫,嘉歎不忘。然恐招撫之初,人懷反側,更宜綏輯,以安眾情。措置得宜,彼自馴擾。浚必已與卿計之熟矣,或有陳請,可具奏來。

  湖湘平,還屯武昌,賜禦劄戒先臣豫備。

  敕岳飛,武昌控制上流,淮甸只隔一水,可多方措置,遣得力人間探,無使寇攘窺伺。即今動息如何?莫謂未有警報,而緩圖之,事不素定,難以應猝。卿其用心體國,萬一有警,當極力捍禦,乘勢掃戮,無少踈虞,即卿之功。日具的實動息奏來。十四日。

  ▼紹興六年

  春,詔宰臣張浚視師,賜禦劄。

  朕以寡昧之資,履艱難之運,雖夙宵自勵,冀恢復於丕基;而奸宄未銷,尚憑陵于方夏。殆欲親蒙矢石,身屬櫜鞬,報兩宮遷趙之讎,拯百姓流離之苦。坐薪嘗膽,疾首痛心,十年於茲,終食屢歎。今委宰輔督護戎詔,而卿以柱石之資,總貔虎之眾,居懷憤激,期於蕩平。然念王者之師本於伐叛,天下這將專以靖民,俾號令之申嚴,慰雲霓之蹊望。毋窺近效,有害成功,必使部伍無嘩,田閭不擾,副我撫綏之意,共成戡定之功。舍爵策勳,朕不敢忽。故茲親筆,卿宜悉之。

  張浚既出視師,複賜禦劄,申諭眷倚之意。

  朕以父兄蒙塵,中原陷沒,痛心嘗膽,不敢遑寧。已命相臣往專經畫,正賴爾等深體此懷,各備精忠,勉圖報效。儻有幾會,無或後時。所冀二聖還歸,故疆恢復,用副朕平日眷待責成之意。

  二月,督府議進屯以圖中原,先臣遂移鎮襄陽。賜禦劄,令勉諭將佐。

  朕惟國之用武,必據形勝,以為地利。今西南之重,實占上游。既已委卿移屯要害,深圖戰守之計。卿宜以朕此意,敦喻將佐,撫勞士卒,勉思忠義,戮力一心,協贊事幾,庶克攸濟。有功必報,朕不汝忘。

  三月,丁母周國夫人姚氏憂。賜禦劄,趣先臣起複。

  比閱軍中奏,知卿奄遭內艱,倚注之深,良用震怛。然人臣大義,國耳忘家,移孝為忠,斯為兩得。已降制命,趣卿起複,卿宜體幾事之重,略常禮之煩,無用抗辭,即祗舊服。乘吏士銳氣,念家國世讎,建立殊勳,以遂揚名顯親之美,斯孝之至也。故茲親筆,諒悉至懷。

  秋,先臣將按邊,朝廷患給餉者不時至,賜禦劄,命按舉功罪,以置賞罰。

  朕將遣大兵,控臨邊境,軍須調度,不可愆時。應守、令、臨司措置餉運,不擾而辦者,卿可具名來上,當議褒擢。其或不虔,致誤國事,亦即按劾以聞,邦有常刑,朕不敢貸。

  九月,還至武昌,偽齊兵犯淮西,有詔提軍東下。時先臣目疾甚,張浚以聞,詔遣僧中印、皇甫知常馳至軍,療眂。賜禦劄勞問,且趣其師。

  近格浚奏,知卿病目,已差醫官為卿醫治。然戎務至繁,邊報甚急,累降詔旨,促卿提兵東下。卿宜體朕至懷,善自調攝,其他細務委之僚佐,而軍中大計須卿決之。如兵之在遠者,自當日下抽還,赴此期會。想卿不以微疾,遂忘國事。朕將親臨江滸矣,卿並悉之。

  淮西寇已遁,賜禦劄,止先臣東援之師,且勞問目疾。

  比屢詔卿提失東下,今淮西賊遁,未有他警,已諭張浚從長措置,卿之大軍未須遽發也。如聞卿果以目疾為苦,不至妨軍務否?近差醫者疾馳,往卿所看視,卿宜省思慮,慎藥餌,安靜調養。至於求閑之請,非朕所知,雖累請無益也。故茲親筆,以示眷懷。

  前詔未拜,先臣已力疾提軍至九江。奏至,玉音宣諭輔臣,以先臣有尊朝廷之義。複賜禦劄嘉獎,且命為乘機進取之計。

  聞卿目疾小愈,即提兵東下,委身徇國,竭節事君,於卿見之,良用嘉歎。今淮西既定,別無他警,卿更不須進發。其或襄、鄧、陳、蔡有機可乘,即依張浚已行事理,從長措置,亦卿平日之志也。故茲親詔,卿宜知悉。

  冬,先臣奉詔,遂出師襄漢,賜禦劄。

  覽奏,知卿出師漢上,規模素定,必不徒行。方冬遠涉,將士良苦,卿更勤加撫勞,用副朕意。

  師至襄漢,賜禦劄撫問,且諭以勉力遠圖之意。

  卿志存憂國,義專報君,式總兵戎,再臨襄漢。顧霜露之冒犯,想徒禦之勤勞。深副簡知,自宜神相。騰當食而歎,中夜以思,非我忠臣,莫雪大恥。所祈勉力,用究遠圖。卿目疾邇來更好安否?故茲親諭,想且悉之。

  初,先臣下商、虢,至長水,得糧凡十七萬,俘獲甚眾。會淮西有警,遂還。至是複與偽齊戰於何家寨,于白塔,于牛蹄,皆大捷。賜禦劄獎諭,且申述前功。

  卿學深籌略,動中事機,加兵宛、葉之間,奪險松柏之塞。仍俘甲馬,就食糗糧,登聞三捷之功,實冠萬人之勇。朕方申嚴漕挽,督責計臣,俾遠赴師期,庶士無饑色。卿其勝敵益戒,用心愈剛,毋少狃于前勞,用克當於大敵。但使先聲後實,我武既揚;將見左枝右捂,敵人自病。朕所望者,卿其勉旃!

  十二月,大雪苦寒,遣賜器物,傳宣撫問,兼賜禦劄。

  戰鞍、繡鞍各一對,龍涎香一千餅,龍茶一合,靈寶丹一合,鐵簡一對賜卿,至可領也。

  降槍樣至軍中,賜禦劄。

  卿軍中見用長槍,似未盡善。此物須是銛利勁決,即用之借助人力。今降槍樣去,可依此製造,盡改舊樣不用。十五日。

  ▼紹興七年

  春,既下詔招陷偽官吏,乃賜先臣禦劄,令以德音檄諭。

  朕惟中原官吏皆吾舊臣,迫於虜威,中致睽絕,豈棄君而從偽,實權時以保民。罪由朕躬,每深自咎。儻能懷忠體國,率眾來歸,當議因其官爵,更加褒寵,罪無大小,悉與寬除。天日所臨,朕言必信。故茲親筆,所宜悉之。

  付岳飛。禦押

  卿可作恭被親筆手詔,移檄中原州縣官吏。

  複賜禦劄,命先臣招諭偽齊親黨。

  劉豫親黨有能察時順理,以眾來歸,自王爵以下,皆所不吝,罪無大小,一切寬貸。卿可多遣信實之人,宣諭朕意。

  三月,先臣扈蹕至建康,召至寢閣,玉音宣諭曰:「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先臣頓首奉詔。時劉光世羅兵,未知所付。聖意屬先臣,議既定,賜禦劄,令付王德等。

  朕惟兵家之事,勢合則雄。卿等久各宣勞,朕所眷倚。今委岳飛盡護卿等,蓋將雪國家之恥,拯海內之窮。天意昭然,時不可失,所宜同心協力,勉赴功名,行賞答勳,當從優厚。聽飛中與令,如朕親行,儻違斯言,邦有常憲。

  先臣既奉詔,複抗疏論恢復大計。時秦檜力主和議,聞先臣將合師北討,懼其成功,謀奪所領光世軍,從中沮撓,前議遂寢。乃賜禦劄。

  覽奏備悉,俟卿出師有日,別降處分。淮西合軍,頗有曲折。前所降王德等親筆,須得朝廷指揮,許卿節制淮西之兵,方可給付。仍具知稟奏來。

  先臣至督府,與張浚論劉光世軍,力言張俊、呂祉、王德皆不可付,恐士心不服,或以致變。浚疑其有自營得軍意。先臣乃即上章,乞解兵柄。賜禦劄尉諭,且封還奏劄。

  先臣複上奏懇免,乞持餘服。賜禦劄,封還元奏。

  再覽來奏,欲持餘服,良用愕然。卿忠勇冠世,志在國家,朕方倚卿以恢復之事。近者探報,賊計狂狡,將窺我兩淮,正賴日夕措置,有以待之。卿乃欲求閑自便,豈所望哉!張浚已過淮西視師,卿可亟往,商議軍事,勿複再有陳請。今封還元奏。故茲親筆,宜體至懷。

  先臣懇免不止,詔遣中使,宣詣張浚所議軍事。賜禦劄,再還元奏。

  比降親筆,喻朕至意。再覽卿奏,以渾瑊自期,正朕所望於卿者,良深嘉歎。國家多事之際,卿為大臣,所當同恤。見遣中使,宣卿赴張浚處詳議軍事。《傳》曰:「相和,則士豫附。」卿其勿事形跡,以濟功勳。今再封還來奏,勿複有請。

  先臣議事畢,奏詔還屯。複上奏,以為「賊豫逋誅」,盜據中土,歲月滋久,「汙染漸深」,宜及時攻取,以除腹心患,乞不假濟師,止以本軍進取。賜禦劄褒諭。

  覽卿來奏,備見忠誠,深用嘉歎。恢復之事,朕未嘗一日敢忘於心,正賴卿等乘機料敵,力圖大功。如卿一軍士馬精銳,紀律修明,鼓而用之,可保全勝,卿其勉之,副朕注意。

  秋七月,張俊、楊沂中之旨至淮西,酈瓊等果大噪不服,遂殺呂祉,以全軍叛降偽齊。賜禦劄,諭先臣招捕。

  國家以疆場多虞,已及防秋,比降指揮,除張俊為淮西宣撫使,楊沂中為制置使。而廬州統制官酈瓊意謂朝廷欲分其兵馬,遂懷反側,不能自安,於八日脅眾叛去。朕已降詔開諭招撫,兼遣大兵,如無歸意,即行掩捕。卿宜知悉。比覽裁減官吏奏狀,知卿體國愛民之意,深契朕心,嘉歎無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