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元好問 | 上頁 下頁
元好問墓銘


  遺山先生墓銘

  郝經 撰

  歲丁巳秋九月四日,遺山先生卒于獲鹿寓舍。十日,訃至,經走常山三百里,已馬舁歸葬。爇文酹酒,哭於畫像之前而已。先生與家君同受業于先大父,經複逮事先生者有年,義當敘而銘之。

  詩自《三百篇》以來,極于李、杜,其後纖靡淫豔,怪誕癖澀,浸以弛弱,遂失其正。二百餘年而至蘇、黃,振起衰踣,益為瑰奇,複于李、杜氏。金源有國,士務決科干祿,置詩文不為。其或為之,則群聚訕笑,大以為異。委墜廢絕百有餘年,而先生出焉。當德陵之末,獨以詩鳴,上薄《風》《雅》,中規李、杜,粹然一出於正,直配蘇、黃氏。天才清贍,邃婉高古,沉鬱大和,力出意外。巧縟而不見斧鑿,新麗而絕去浮靡,造微而神采粲發。雜弄金壁,糅飾丹素,奇芬異秀,洞蕩心魄。看花把酒,歌謠跌宕,挾幽、並之氣,高視一世。以五言雅為正,出奇於長句雜言,至五千五百餘篇。為古樂府不用古題,特出新意,以寫怨恩者又百餘篇。用今題為樂府,揄揚新聲者又數十百篇,皆近古所未有也。汴梁亡,故老皆盡,先生遂為一代宗匠,以文章伯獨步幾三十年。銘天下功德者盡趣其門,有例有法,有宗有趣,又至百餘首。為《杜詩學》《東坡詩雅》《錦機》《詩文自警》等集,指授學者。方吾道壞爛,文曜曀昧,先生獨能振而鼓之,揭光於天,俾學者歸仰,識詩文之正而傳其命脈,系而不絕,其有功於世又大也。

  每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國亡史興,己所當為。而國史實錄在順天道萬戶張公府,乃言于張公,使之聞奏,願為撰述,奏可。方辟館,為人所沮而止。先生曰:「不可遂令一代之美,泯而不聞。」乃為《中州集》百餘卷,又為《金源君臣言行錄》,往來四方,采摭遺逸,有所得,輒以寸紙細字親為記錄,雖甚醉不忘。於是雜錄近世事至百余萬言,捆束委積,塞屋數楹,名之曰「野史亭」,書未就而卒。嗚呼,先生可謂忠矣!

  先生諱好問,字裕之,太原定襄人。系出拓拔魏,故姓元氏。曾大父某,大父某,父某,妣某氏。

  先生七歲能詩,太原王湯臣稱為神童。年十一,從其叔父官于冀州,學士路宣叔賞其俊爽,教之為文。年十有四,其叔父為陵川令,遂從先大父學,先大父即與屬和。或者譏其不事舉業,先大父言:「吾正不欲渠為舉子爾,區區一第,不足道也。」遂令肆意經傳,貫穿百家,六年而業成。下太行,渡大河,為《箕山》《琴台》等詩,趙禮部見之,以為少陵以來無此作也。以書招之,於是名震京師,目為「元才子」。

  登興定三年進士第,不就選,往來箕潁者數年,而大放厥辭。於是家累其什,人嚼其句,洋溢於裡巷,吟諷于道塗,巍然坡、穀複出也。正大中,辟鄧州南陽令。南陽大縣,兵民十余萬,帥府令兼鎮府,甚有威惠。以太夫人衰疾,辭劇致養,轉內鄉令。丁艱憂,終喪,詔為尚書都省掾。天興初,入翰林,知制誥。

  金亡,不仕而卒,春秋六十有八。卒之某月日,葬於定襄之先塋。

  前配太原張氏,再配臨清毛氏。

  子男三人,曰某某。

  女三人:長適進士程端甫,次為女冠,次適張某。銘曰:

  士子賈技爭綴緝,僥倖寸祿奔走急,以為詩文作無益,糞壤擲棄明月璧。
  先生卓犖有異識,振筆便入蘇黃室,開闢文源剪荊棘。
  大聲複完金玉擊,爛熳長醉思盈溢,瑞錦秋花亂堆積。
  險妒護前喘肝臆,群犬兟兟共讒嫉,塵埃野馬為鬼蜮。
  遺山岩岩倚天壁,國史興喪是吾職,義烈不負董狐筆。
  定襄高寒拓拔國,馬舁歸來反玄宅,有書有傳俱未卒。
  嗚呼,先生端可惜!
  嗚呼,先生不可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