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晏殊 | 上頁 下頁
晏殊簡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晏殊自幼聰慧,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被任命為秘書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選為升王府僚,後遷太子舍人。歷任知制誥、翰林學士,因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賞識。宋仁宗即位後,他建議劉太后垂簾聽政,並在崇政殿為仁宗講《易》,一度升至樞密副使,後因得罪劉太后而出知應天府。在地方大興學校,培育人才。仁宗親政後,他更受寵遇,最終官拜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成為宰相。晚年出知陳州、許州、永興軍等地,獲封臨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開封病逝,享年六十五歲。獲贈司空兼侍中,諡「元獻」。

  晏殊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亦工詩善文,「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一卷,《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

  晏殊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從小聰明好學,七歲就能寫文章,有「神童」之稱。江南按撫張知白聽說晏殊的名聲後,于景德元年(1004年)將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薦給朝廷。

  景德二年(1005年),晏殊與進士一千余人一同參加殿試,他神色不懼,很快完成答卷,受到宋真宗嘉賞,賜同進士出身。

  過了兩天,又要進行詩、賦、論的考試,晏殊上奏說:「我曾經做過這些題,請用別的題來測試。」他的真誠與才華更受到真宗的讚賞,授其為秘書省正字,留在秘閣讀書。他學習勤奮,交友持重,得到直史館陳彭年的稱許。

  景德三年(1006年),晏殊被召試於中書,事後轉任太常寺奉禮郎。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因真宗東封泰山,晏殊被調為光祿寺丞,再任集賢校理。因父親去世,他回到臨川服喪。服喪期未滿,就被召回任職,隨真宗前往太清宮祭祀。隨後奉詔編修寶訓,「同判太常禮院」。不久,因母親去世,他請求等服期結束後再任職,未被允許。後調太常寺丞。

  天禧二年(1018年),真宗第六子趙受益被封為升王,晏殊被選為升王府的記室參軍,再遷為左正言、直史館。同年九月,趙受益被冊立為皇太子,改名趙禎,晏殊也遷升為戶部員外郎,兼太子舍人,賜金紫。不久後又任知制誥、判集賢院。許久後,相繼被調為翰林學士,充任景靈宮判官、太子左庶子,兼判太常寺、知禮儀院。真宗每次向晏殊徵求意見,都是用方寸小字把所問的內容寫在小紙條上給他。晏殊把自己的建議寫好後,連同那個小紙條都裝在一起呈給真宗,真宗對他的謹慎嚴密很欣賞。

  乾興元年(1022年),真宗駕崩,趙禎即位,即宋仁宗。仁宗少年嗣位,由嫡母劉太后聽政。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想獨攬大權,朝臣議論紛紛,晏殊提出「垂簾聽政」的建議,這才使此事了結。事後,他得以升任右諫議大夫兼翰林侍讀學士,劉太后認為他是仁宗在東宮時的舊臣,便額外加恩,授官給事中、景靈宮副使,判吏部流內銓。後參與編修《真宗實錄》,並在崇政殿為仁宗講授《易》經,進升為禮部侍郎、知審官院、郊禮儀仗使,再遷樞密副使,自禮部侍郎轉授刑部侍郎。

  後因反對授幸臣張耆為樞密使,違反了劉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宮曾怒以朝笏撞折侍從的門牙,被禦史彈劾,於天聖五年(1027年)以刑部侍郎貶知宣州,數月後改知應天府。任地方官時,他曾大辦學校,培養人才。

  此後,晏殊再度獲召入朝,拜官禦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天聖七年(1029年)二月,改授兵部侍郎、資政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兼秘書監。

  天聖八年(1030年),主持禮部的貢舉。

  天聖九年(1031年),升任三司使。後第二次擔任樞密副使一職,未正式就職。

  明道元年(1032年),改拜參知政事(副相),加尚書左丞。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將要拜謁太廟,有人建議她身穿袞冕前往。太后諮詢晏殊的意見,晏殊舉出《周官》後服一節加以諫阻。三月,太后逝世,仁宗親政,于四月將太后任用的執政大臣全部外貶,晏殊也被外放為禮部尚書、知江寧府,旋即改知亳州,後徙知陳州。後來,晏殊重新被召入朝,任刑部尚書兼禦史中丞,第二次擔任三司使一職。

  當時割據西北的黨項首領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政權,並出兵陝西,戰事不利,邊情告急。晏殊分析形勢,奏陳四件加強軍備的要務:撤消內臣監軍,使統帥有權決定軍中大事;召募、訓練弓箭手,以備作戰之用;清理宮中長期積壓的財物,資助邊關軍餉;追回被各司侵佔的物資,充實國庫。他的建議為仁宗所採納。

  康定元年(1040年),晏殊被遷知樞密院事,同年九月加檢校太傅,正式擔任樞密使。後加拜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慶曆二年(1042年)三月,晏殊以刑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樞密使加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成為宰相。

  慶曆四年(1044年)秋,因撰修李宸妃墓誌等事,晏殊遭諫臣孫甫、蔡襄彈劾,以工部尚書出知穎州。後又以禮部尚書、刑部尚書相繼知陳州、許州等地。

  六十歲時,以戶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出任永興軍(今陝西西安)節度使,充任一路都部署、安撫使。後調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轉拜兵部尚書,勳階進至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封臨淄公,食邑一萬二千戶,實封食邑三千七百戶。

  至和元年(1054年)六月,因病請求回開封府醫治,待痊癒後再出京供職。仁宗特意留下晏殊,讓他為自己講經釋義,每隔五日覲見仁宗一次,仍以宰相的規格相待。

  至和二年(1055年)正月,晏殊病情加重,仁宗想前去探望。晏殊知道後,立刻派人代替自己上奏說:「臣老病在身,很快將痊癒了,不值得被陛下您擔心了。」正月二十八日(2月27日),病逝,享年六十五歲。仁宗雖然親自前去祭奠,但仍因沒能在他臥病時來看望感到遺憾,特別為他輟朝兩日;贈司空兼侍中,諡「元獻」;令歐陽修撰寫神道碑,並親自篆寫碑首「舊學之碑」。

  (寇准的是「旌忠之碑」,後來范仲淹的是「褒賢之碑」)

  【按】

  二晏並稱,晏幾道稱「小晏」,但不能想當然的稱晏殊「大晏」。這是不能效法大仲馬小仲馬的。小晏的小,有風流公子哥的意味,跟少帥的少差不多,當然也是親切的稱呼。宋祁是小宋,所謂內家車子呼小宋,即是親切稱呼。他們只有兄弟並稱時才稱大小宋,不會有人單單稱他哥宋庠「大宋」。二晏不是兄弟,是父子,所以即使要霸蠻,依照中國人的習俗,也只能稱「老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