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楊慎 > 廿一史彈詞注 | 上頁 下頁
第九段 說宋遼金夏(2)


  西夏者,乃拓拔氏自宕項,于唐貞觀中入居銀夏,唐賜姓李。唐末為夏州節度李彝昌,叔父仁當、弟李彝超、李彝興,李光睿,李繼筠,李繼捧,李繼遷。至繼遷立國,宋太祖時歸降,賜名趙保吉。其子德明嗣之。至宋仁宗時,德明之子元昊,一名曩霄,據興州之地,盡有河南河西河外三十二州,戊寅寶元元年稱帝,號大夏景宗[天壽禮法延祚在位十一年]傳

  英宗[延嗣甯國 天佑垂聖 福聖承道成都 拱化 在位十九年]

  惠宗[乾道 天賜禮盛國慶 大安禮定 在位十九年]

  崇宗[天義治平 天佑民安 永安 貞觀 雍寧 元德 正德 大德 在位五十三年]

  仁宗[大慶 天盛 乾佑在位五十三年]

  桓宗[天慶 在位十二年]

  襄宗[應天 皇建在位五年]

  神宗[光定 在位十二年]

  獻宗[幹定 在位三年]

  末王南平王[在位二年]

  ——凡十主,共一百九十年,元太祖滅之。

  西遼者,契丹耶律大石,因大遼滅亡,乙巳年建國稱帝,于起兒漫,又遷於虎思,是為德宗皇帝,在位十年。因子幼,其後蕭氏塔不煙稱制,號感天皇後,六年而卒。子夷列即位,是為仁宗,又十二年卒。其子幼,遺命其妹普速完權團,號承天皇太后。又十五年,弒其夫蕭朵魯蔔,其夫之父幹裡剌討而誅之,立仁宗子直魯古,改元天綰,在位三十四年,因出獵為乃蠻屈出律伏兵擒之,而西遼遂亡。

  計所傳:

  德宗[延慶 康國] 感天后[鹹清] 仁宗[紹興] 承天后[崇福] 天禧帝[天禧]

  ——凡五主,共七十一年而滅。

  此四國者,與宋相參,分據四海,非一統之天下也。今將四國大略,寫入詞文。

  五代史,運將衰,中原粉碎。

  漢劉崇,因雪憾,鐵騎南征。(注見前八卷北漢主虎鬥龍爭句下。)

  宋太祖,事周朝,官封點檢。(趙匡胤,涿邢人,仕周,官殿前都指揮使。周世宗嘗于文書囊中,得長三尺餘木,題雲:點檢作天子。時張永德為殿前都點檢,乃命匡胤代之。及周恭帝立,加匡胤檢校太尉,領歸德節度使,後篡周即位,以所鎮歸德軍在宋州,國號宋,廟號太祖。)

  領三軍,搪北漢,出掃邊塵。(鎮定二州言北漢主承鈞會契丹兵入寇,周主遣匡胤帥禁兵禦之。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將前軍先發,都下讙言將以出軍之日,冊點檢為天子。士民恐怖,爭為逃匿之計,惟內廷宴然不知。及兵變,遣客省使潘美見執政諭意,范質等聞變,質執王溥手曰: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爪入溥手,幾出血,溥噤不能對。 范質,字文素,宗城人。)

  感天象,動日光,陳橋兵變。(六軍發汴京,殿前都指揮使苗訓,善觀天文,見日下複有一日,黑光摩蕩者久之,指示匡胤親吏楚昭輔曰:此天命也。是夕次陳橋驛,明旦兵變,立匡胤為天子,擁之還汴, 兵變注前見八卷周世宗陳橋句下。)

  應雲龍,登寶位,南面稱尊。(通遠軍使董遵誨父宗本,仕漢為隨州刺史,匡胤微時,客遊至漢東,依焉,遵誨嘗倚父勢侮之,一日,謂匡胤曰:每見城上,有紫雲如蓋,又夢登高台遇黑蛇,俄化龍飛騰東北去。是何祥也?匡胤不對,後辭去,紫雲漸散。至是即位,召遵誨諭之曰:卿尚記曩日紫雲黑龍之事乎?。)

  即位後,便施仁,諸州賑貸。(太祖甫即位,首遣使分賑諸州。宋史斷曰:此武王下車未幾而散財發粟之心也。宋主可謂得為政之首務矣。)

  武成廟,除白起,深惡傷生。(初,唐肅宗追贈呂望為武成王,立廟祭之,以歷代良將白起等十人為十哲,範蠡等六十四人配享。至是太祖幸武成王廟,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豈宜受享?命毀其象。)

  討南漢,定西蜀,八方拱手。(太祖命潘仁美討南漢主劉鋹,注見前八卷憫窮民句下。命王全斌討後蜀主孟昹,注見前八卷王全斌句下。)

  取江南,朝吳越,四海來賓。(命曹彬下江南,唐主煜出降,注見八卷曹彬句下。吳越王錢弘俶,與妻孫氏子惟浚孫承佑來朝,太祖賜禮資宅以居,留兩月遣還,賜以黃袱,封識甚固,戒曰:途中宜密觀。及啟之,則皆群臣乞留弘俶章疏也。弘俶感懼,既歸,每視事,命徙坐於東偏,謂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違顏咫尺,敢甯居乎?每修貢,必列於庭,焚香而後遣之。)

  廟堂間,文用著,能謀趙普。(趙普事太祖,初為書記,剛毅果斷,以天下為己任。太祖嘗微行至其第,普妻行酒,太祖以嫂呼之。凡收藩鎮之權,遲幽薊之伐,選練禁兵,立更戍之法,皆普之謀也。太祖以普同平章事,後再相太宗,拜太師。太宗曰:普能斷大事,盡忠國家,真社稷臣也。)

  邊關上,武用著,不殺曹彬。(曹彬先仕周,為河中都監,後歸宋,太祖令從王全斌等伐蜀。及蜀平,諸將咸欲屠城,彬獨申令戢下;諸將多收子女王帛,彬橐中惟圖書衣衾。太祖賞彬特優,以為宣徽南院使,尋遣彬伐江南,圍城中,每緩師不迫,使人諭李煜曰:事勢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惟冀煜自歸命。城將陷,彬忽稱疾不視事,諸將問疾,彬曰:餘疾非藥石所能愈,惟諸君誠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諸將焚香為誓,彬即稱愈。及江南平,太祖以彬為樞密使,從征太原,封魯國公。彬位兼將相,有功不伐,仁恕清慎,為宋良將第一。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封魯公,追封濟陽郡王,諡武惠。)

  勸藩鎮,解兵權,君臣定體。(侍衛都指揮使石守信王審琦等,皆典禁衛兵。一日晚朝,與守信等酒酣,太祖屏左右謂曰:朕非卿等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艱難,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守信等問故,太祖曰:此位誰不欲為?守信等曰:天命已定,誰敢有異。太祖曰:卿等固然,其如麾下欲富貴何?一日有黃袍加汝身,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守信等泣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太祖曰:人生如白駒過隙,所以好富貴者,不過欲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耳。卿等何不釋去兵權,出守大藩,擇便好田宅市之,參買歌兒舞女,日夕飲酒相歡,朕且與卿等約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不亦善乎。守信等皆謝,明日乞罷典兵。後鳳翔節度使王彥超及諸藩鎮入朝,太祖宴于後苑,酒酣,謂之曰:卿等皆國家宿舊,久臨劇鎮,王事鞅掌,非朕所以優賢之意也。彥超諭意,即曰:臣本無勳勞,久冒榮寵,今已衰朽,乞骸骨歸邱園。諸節度使明日皆罷鎮奉朝請。胡一桂曰:太祖以從容杯酒之間,解石守信等兵權;複以後苑之宴,罷王彥超等節鎮,於是宿衛藩鎮,不可除之痼疾,一朝而解矣。)

  誡行兵,毋殺掠,遠近蒙恩。(命曹彬下江南。將行,太祖戒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又曰:城陷之日,慎無殺戮,設若困闘,則李煜一門,不可加害。捷至,群臣稱賀,太祖曰:攻城之際,必有橫罹鋒刃者,實可哀也。命出米十萬石賑恤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