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楊慎 > 廿一史彈詞注 | 上頁 下頁
第三段 說秦漢(11)


  漢和帝,禮賢才,承家柔善。(和帝諱肇,章帝第四子。胡致堂曰:和帝幼沖即位,誅鋤竇憲,戚權不失。後十六七年間,無大過舉,尊信儒術,友愛兄弟,禮賢納諫,中外乂安。方諸章帝,實過之矣。 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任中官,尊外戚,消長因循。(時帝年十歲,竇太后臨朝。後兄竇憲,以大將軍位在三公上,專權僭逼,遂生逆謀。帝與宦官鄭眾謀誅之。徐昭文曰:夫害政亂國者,非外戚則宦官也。竇憲伏誅,鄭眾因而封侯,東漢之亂,實基於此。外戚宦官,迭為消長。馴致桓靈,卒以亡漢,可勝歎哉。 中官外戚,詳見下文。)

  任竇憲,擊匈奴,燕然勒石。(都鄉侯暢來吊國憂,太后數召見,竇憲恐分權,遣刺客殺之。太后怒,憲懼,因求擊北匈奴以贖罪。戰於稽落山,大破之,出塞三千餘裡,登燕然山,命中護軍班固刻石勒功,紀漢威德。固銘曰:鑠王師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亙地界,封神兵兮建隆碣,熙帝截兮振萬世。 都鄉,縣名,故城在涿州西北。稽落山,在燕然山南。燕然山在單于速裡鳥地中。)

  倚鄭眾,芟大憝,虎殪狠興。(竇憲自北伐有功之後,擅權自恣,與鄧迭鄧磊及憲婿郭舉之父璜,共為謀逆。帝以朝廷上下莫不附憲,獨中常侍鄭眾,謹敏有心機,遂與眾定議誅憲。詔執金吾勒兵屯衛南北宮,閉城門,收璜舉迭磊誅之,收憲大將軍印綬,迫令自殺。帝封眾為鄛鄉侯,宦者封侯始此。胡致堂曰:和帝年才十四,乃選用秘臣,勒兵收捕,朝廷肅清,足以遠繼孝昭之烈矣。所可恨者,鄭眾以有大功,於是開宦官用權之漸,生中常侍亡漢之階。諺曰,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此之謂與!顧氏曰:和帝幼沖,權在竇氏,獨起宸斷,殲厥大憝,但鄭眾封侯,似乎拒虎進狼耳。 鄛鄉,在南陽。)

  班孟堅,人物志,縱橫九等。(班固,字孟堅,著漢書,撰古今人物表曰:譬如堯舜,禹稷卨與之為善,則行;鯀鱹兜欲與為惡,則誅。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桀紂,龍逢比干欲與為善,則誅;于莘崇侯與之為惡,則行,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齊桓公,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與為惡,是謂中人。因茲分聖人仁人智人下愚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縱橫以列九等之序,究極經傳繼世相次,總備古今之略要雲。用修曰:固作漢書,紀漢事也。洪荒以來,非漢家之宇;上古群佐,非劉氏之臣,乃總古今以著人表,既以乖其名,且表名古今,而篇中不列漢人,尤為不愜。 班固,扶風安陵人。)

  著漢書,未得就,女弟嗣成。(班彪續司馬遷後傳數十篇,未成而卒,明帝命其子固續之。固以史遷所記,乃以漢氏繼百王之末,非其義也,大漢當可獨立一史,故上起高祖,下終孝平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綜其行事,撰十二帝紀、八年表、十本志、七十列傳,凡百篇。逮上之,十志未畢,竇憲誅,以固為竇氏賓客,洛陽令種兢舊銜固,捕系之,遂死獄中。所著漢書未就,詔固女弟昭踵而成之。昭字惠姬,為曹壽妻,壽亡,和帝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之,號大家。作女誡七章。 班彪,字叔皮。)

  漢殤帝,繈褓中,權歸鄧後。(殤帝名隆,和帝長子,有痼疾。少子隆生才百余日,鄧太后臨朝。顧氏曰:殤帝崩在繈褓,鄧後終利幼弱。 繈褓,正義曰:繈,闊八寸,長八尺,用約小兒而負之行;褓,顏師古曰:即今小兒被。 諡法:短折不成曰殤。。)

  坐龍床,八個月,葬入康陵。(帝即位八月崩,壽未二歲,葬康陵。綱目按質帝紀:康陵在恭陵上,而前漢平帝已名康陵。或曰:康與庚字相似,或誤為康。章懷注雲:在慎陵塋中庚地。合二說觀之,當作庚陵。。)

  漢安帝,邸第時,頗多祥瑞。(安帝名佑,章帝廢太子清河孝王慶之子。在邸時即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盤於床第之間。 諡法:賓客和平曰安。)

  即位後,母臨朝,長統昌言。(帝年十三即位後,鄧太后臨朝。十五年時,以寇賊雨水,策免太尉徐防、司空尹勤。仲長統昌言曰:光武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台合,三公備員而已。至於中世,權移外戚,寵被近習,使陰陽失和、水旱為災,反以策讓三公,至於死免,豈不冤哉?統嘗著論曰昌言,其略曰:繼體之時,貴有常家,乃騁其邪欲,荒廢庶政,親愛者盡佞諂之人,寵貴者盡姬妾之家,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怨毒侵叛,土崩瓦解。至於運徙勢去,猷不覺悟。豈非富貴生不仁、沈溺致愚疾耶?治亂周複,天道常然之大數也。後獻帝朝,荀彧舉為尚書令。 仲長,姓;統,名。 統字公理。巨野人。)

  楊伯起,慎四知,卻金暮夜。(弘農楊震,字伯起,孤貧好學,諸儒為之語曰關四孔子楊伯起。大將軍鄧騭辟之,累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觔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弘農,今河南陝州。荊州,府名,屬湖廣。東萊,今萊州府。昌邑,縣名,屬萊州。。)

  虞武都,破西羌,增灶行兵。(諸羌反亂,殘破並涼。鄧太后聞虞詡有將帥略,以為武都太守擊羌。羌眾數千,遮詡于陳倉崤穀,詡停不進,宣言上書請兵。羌聞之,乃分鈔傍縣,詡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裡,令吏士各作兩灶,日增倍之。或問曰:孫臏減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過三十裡,今行三百里,何也?詡曰:羌眾多,吾兵少,徐行則易為所及,速進則彼所不測。羌見吾灶日增,必謂郡兵來迎。孫臏見弱,吾今示強,勢有不同也。既到郡,兵不滿三千,而羌眾萬餘攻圍赤亭。詡令軍中強弩勿發,潛發小弩。羌以為矢力弱,並兵急攻。詡乃使二十強弩共射一人,發無不中,羌大震,圍解。詡悉陳其兵眾,從東郭門出,北郭門入,貿易衣服,回轉數周。羌不知其數,更相恐動,詡設伏掩擊,大破之。賊由是敗散,一郡遂安。 武都,今鞏昌府階州。陳倉,今鳳翔府寶雞縣。崤谷,在河南永寧縣北。赤亭,在隴西縣。 虞詡,字升卿,武平人。)

  親政事,奉和熹,尊崇乳媼。(鄧太后號和熹皇后。帝少聰明,及長多不德,不可太后意,太后征河間王子翼為平原王勝後,留京師。帝乳母王聖,常與中黃門李閏江京共毀短太后,帝每忿懼。及太后崩,宮人誣告太后兄弟謀立平原王,帝怒,太后宗族俱免官,沒入貲產,太后兄鄧騭等皆自殺,天下冤之。尹氏曰:帝親政之後,追怒鄧氏,譴責竄戮,至於沒入貲產而怒猶未息,必盡置死地而後已。帝可謂少恩矣。帝封李閏江京為列侯,而乳母王聖、聖女伯榮出入宮掖,傳通姦賂。司徒楊震疏請出阿母令居外舍,聖等皆忿恚。後封王聖為野王君,詔遣使者大為王聖起第,震又疏曰:帑藏匱乏而為阿母起第,為費巨億,天下讙嘩。帝不聽,眾等遂共構之,夜遣使策收太尉印綬,震飲酖而卒,道路皆為隕涕。胡氏曰:安帝三公,無出震右者,兩奏一乳媼而不能動,至是極言,遂取殺身之禍。 媼,女老稱也。和嘉後名鄧綏,媼音襖。▼璜按安帝親政後,追怒太后,則不得雲奉和熹矣。奉當作怒。)

  東南巡,至葉縣,不得回京。(延光三年二月,帝東巡,三月回宮。四年二月南巡,至葉縣,崩於乘輿。閻顯江京等以濟陰王在內,恐公卿立之,乃偽雲帝疾甚,徙禦臥車,馳歸,四日至洛陽。 葉縣,今屬南陽府。)

  閻太后,戀垂簾,北鄉侯繼。(安帝崩,尊閻後為皇太后。太后欲久專政,貪立幼年,與閻顯等定策禁中,迎章帝孫濟北惠王壽子懿即位。懿時為北鄉侯。 北鄉,鄉名,在濟南府長清縣。 安帝后名閻姬。)

  繈褓中,未七月,遘疾而薨。(▼璜按王季延彈詞序雲:用修間有疎漏。漢安之迄漢順,中遺北鄉侯。是北鄉繈褓二十字,當為季延增補矣。今查史載北鄉侯是時年十歲,在位七月病薨,不在繈褓中也。即此一事,下筆便誤惎矣。史學之難,而用修之才,為不可及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