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 上頁 下頁 |
成王 |
|
成王名誦。【《逸周書·武儆解》:「屬小子誦。」《史記·周本紀》:「武王崩,太子誦代立。」】 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塚宰周文公總百官。【《史記·周本紀》:「成王少,周公乃攝行政當國。」】 庚午,周公誥諸侯于皇門。【《逸周書·皇門解》:「惟正月庚午,周公格左閎門,會群臣。」】 夏六月,葬武王于畢。【《逸周書·作雒解》:「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畢。」】 秋,王加元服。【《大戴禮記·公冠篇》:「成王冠。」】 武庚以殷叛。【《史記·周本紀》:「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叛周。」】 周文公出居於東。【《書·金縢》:「周公居東。」】 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於邶以叛。【《逸周書·作雒解》:「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略。」】 秋,大雷電以風,王逆周文公於郊。【《書·金縢》:「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王曰:「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王出郊。」】 遂伐殷。【《尚書序》:「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 三年,王師滅殷,殺武庚祿父。【《逸周書·作雒解》:「二年,又作師旅,臨衛政殷,殷大震潰,降辟三叔,王子祿父北奔。」】 遷殷民于衛。【《尚書序》:「成王以殷余民封康叔。」《左·定四年傳》:「分康叔以殷民七族。」】 遂伐奄。【《孟子·滕文公下》:「伐奄,三年討其君。」】 滅蒲始。【原注:姑與四國作亂,故周文公伐之。《漢書·地理志》:「薄姑氏與四國共作亂,成王滅之。」】 四年春正月,初朝於廟。【《詩序》:「《閔予小子》,嗣王朝於廟也。」】 夏四月,初嘗麥。【《逸周書·嘗麥解》;「惟四年孟夏,王乃嘗麥于大祖。」】 王師伐淮夷,遂入奄。【《尚書序》;「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作《成王政》。」】 五年春正月,王在奄,遷其君于蒲姑。【《尚書序》:「成王既踐奄,將遷其君于蒲姑。」】 夏五月,王至自奄。【《書·多方》:「惟五月丁亥,王來自奄,至於宗周。」】 遷殷民於洛邑。【《尚書序》:「成周既成,遷殷頑民。」】 遂營成周。【《尚書大傳》:「五年,營成周。」】 六年,大蒐于岐陽。【《左·昭四年傳》:「成有岐陽之蒐。」】 七年,周公複政于王。【《明堂位》:「七年,致政于成王。」《尚書大傳》:「七年,致政成王。」】 春二月,王如豐。【《書·召誥》:「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歩自周,則至於豐。」】 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書·召誥》:「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蔔,則經營。」】 甲子,周文公誥多士于成周,遂城東都。【《書·召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又《多士》:「惟三月,周公初於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王如東都,諸侯來朝。【《書·洛誥》:「孺子來相宅。」又雲:「汝其敬識百辟享。」】 冬,王歸自東都。【《書·洛誥》:「戊辰,王在新邑,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曆家皆以戊辰為十二月晦,此雲「冬王歸自東都」者,蓋偽此書者以古《紀年》用夏正,故雲爾也。】 立高圉廟。【《魯語》:「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 八年春正月,王初蒞阼親政。【《文王世子》:「成王幼,不能·阼。」】 命魯侯禽父、齊侯伋遷庶殷于魯。【《左·定四年傳》:「分魯公以殷民六族。」】 作「象舞」。【《呂氏春秋·古樂篇》:「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乃為「三象」以彰其德。」】 冬十月,王師滅唐,遷其民于杜。【《左·襄二十四年傳》:「在周為唐杜氏。」又《昭元年傳》:「及成王滅唐。」】 九年春正月,有事于太廟,初用「勺」。【《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篇》:「周公輔成王,作「汋樂」以奉天。」】 肅慎氏來朝,王使榮伯錫肅慎氏命。【《尚書序》:「成王既伐東夷,息慎來賀,王俾榮伯作《賄息慎之命》。」】 十年,王命唐叔虞為侯。【《左·昭元年傳》:「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 越裳氏來朝。【《尚書大傳》:「成王之時,越裳重譯而來朝。」】 周文公出居於豐。【《通鑒外紀》:「周公歸政,三年之後老于豐。」】 十一年春正月,王如豐。 唐叔獻嘉禾,王命唐叔歸禾于周文公。【《尚書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王命唐叔歸周公於東,作《歸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 王命周平公治東都。【《尚書序》:「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 【約案:周平公即君陳,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十二年,王師、燕師城韓。【《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王錫韓侯命。【《左·僖二十四年傳》:「邘、晉、應、韓,武之穆也。」】 十三年,王師會齊侯、魯侯伐戎。 夏六月,魯大禘于周公廟。【《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太廟。」】 十四年,秦師圍曲城,克之。【「秦」,孫之騄本作「齊」。《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丁公伐曲沃,勝之。」《類聚》二十四引作「丁公伐曲城」。】 冬,洛邑告成。 十八年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左·宣三年傳》:「成王定鼎於郟鄏。」鳳皇見,遂有事於河。《宋書·符瑞志》,見下附注。】 武王沒,成王少,周公旦攝政七年。制禮作樂,神鳥鳳皇見,蓂莢生,乃與成王觀於河、洛,沈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昃,榮光並出幕河,靑雲浮至,靑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坐之而去。禮於洛,亦如之。玄龜靑龍蒼光止於壇,背甲刻書,赤文成字,周公援筆以世文寫之。書成文消,龜隨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訖于秦、漢盛衰之符。麒麟游苑,鳳皇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鳳皇翔兮於紫庭,余何德兮以感靈,賴先王兮恩澤臻,于胥樂兮民以寧。」【出《宋書·符瑞志》。】 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從。【《周禮·大行人》:「十有二歲,王巡狩殷國。」作偽者以成王親政,至是十有二年,故為此語。】 歸於宗周,遂正百官。【偽《書·周官》:「惟周王撫萬邦,巡侯、甸,歸於宗周,董正治官。」】 黜豐侯。【《說文解字·豐部》:「鄉飲酒有豐侯者。」阮諶《三禮圖》:「豐,國名也,坐酒亡國。」崔駰《酒箴》:「豐侯沈湎,荷罌抱缶。自戮於世,圖形戒後。」】 二十一年,除治象。【《周禮·太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 周文公薨于豐。【《尚書序》:「周公在豐,將沒,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畢。」】 二十二年,葬周文公于畢。【見上。】 二十四年,於越來賓。 二十五年,王大會諸侯于東都,四夷來賓。【《逸周書·王會解》,文繁不具。】 冬十月,歸自東都,大事於太廟。 三十年,離戎來賓。【《逸周書·史記解》:「昔者林氏召離戎之君而朝之,至而不禮,留而不親,離戎逃而去之。林氏伐之,天下叛林氏。」】 【約案:離戎,驪山之戎也,為林氏所伐,告于成王。】 三十三年,王遊于卷阿,召康公從。【《詩序》:「《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 歸於宗周。 命世子釗如房逆女,房伯祈歸於宗周。【《周語》:「昭王娶于房,曰房後。」此以為康王,殆渉昭王而誤。】 三十四年,雨金於咸陽。【《述異記》下:「周成王時,咸陽雨金。」】 【約案:咸陽天雨金,三年,國有大喪。】 三十七年夏四月乙丑,王陟。【《書·顧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乙丑,王崩。」《漢書·律曆志》:「成王三十年四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哉生霸,故《顧命》曰:「惟四月哉生霸,王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沬水」,作《顧命》。翌日乙丑,成王崩。」《通鑒外紀》:「成王在位三十年,通周公攝政三十七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