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東山雜記 | 上頁 下頁
黃道周手書詩翰


  上虞羅氏藏黃石齋先生手書詩翰六種,共近體詩二十首。

  其一雲:

  熙朝真氣古洪韻,十二聖人述作同。
  開闢自當元始運,正酬未藉聖人功。
  知將弓馬安天下,謬采詩書慰日中。
  嶧泗餘風看不絕,明明浮磐與孤桐。
  四百陳符陋太元,嘉園準在聖人前。
  齋心研幾寧論月,曝背暄光不計年。
  入緯文梭通歧女,破董逸響上朱弦。
  清時順盻成無據,裹革工夫事韋編。
  平成何日得樵漁,塞道橫流未廓如。
  曉警到天真欲漏,禹功著手只荷鋤。
  稻梁盡處消鳧雁,鐘鼓頻年送雞鶴。
  不信缺祈同沐浴,備然引涕自修書。
  夢持丹漆屢南行,洴澼依然滯管城。
  主聖豈資經史力,道荒聊倩古人耕。
  好錘玉失為瘢藥,不比鐘聲自瓦鳴。
  莫誦權輿偷一歎,申轅個是魯諸生。

  偶對經書作,寄雪堂先生教。黃道周。

  其二雲:

  精誠誰似爾,乾竭一身存。
  裹革雖吾志,還山卻主恩。
  半弦開石虎,千萬墮崖猿。
  君處能無恙,談經且在門。
  合體難分痛,剖肝非舊時。
  人當天不泰,家共友仳離。
  棟壓青松恨,崖傾朽石知。
  請看匣底劍,快於擔頭絲。
  悟道惟頑石,離群合采真。
  不應慙不義,無患到無身。
  風氣疏龍血,燈華結鬼燐。
  相將天等事,莫斷藕絲春。
  心許知無怨,途窮未倒行。
  晴陰隨小鳥,毒痛共蒼生。
  故事經開眼,後人別點睛。
  江河日月計,豈有不澄清。

  江上別楊璣部太史先生。七月朔日。弟道周頓首。書於儀真舟中。

  其三雲:

  歛著慚高手,移薪惜熱腸。
  冰蠅初割席,石燕乍摧床。
  我得舍生法,人貽入定方。
  弓刀動絲竹,合證古靈光。
  忘魚良足貴,喪狗欲依誰。
  有道平簪帶,無家訴扊扊。
  天搜鐺底飯,客寄劍頭炊。
  醴酒傳經日,行藏共此時。
  臒遯能清嘯,榮途見雅舂。
  舊冠誰得度,扁帶若為客。
  蹙國盡元免,良師恣亦松。
  警心非一事,早晚又秋風。
  柳下昔何愧,蘇門今始懸。
  微癪猶偃木,涓水動滔天。
  鹿命推車後,蟾魂破鏡前。
  合推煆灶火,燒卻祖生鞭。

  江上八詩,懷璣翁道丈,時齒痛不可忍,又當換小舟入邗溝,草草見意而已。七月朔日。弟道周頓首。

  其四雲:

  世道依稀在,名流風教會。
  岑牟天覆被,蒯窶鬼提攜。
  半塘魚蝦市,微通桃李蹊。
  明河歛滴雨,盡灑大江西。
  豈不樂茲土,己懷禮樹憂。
  鳳衰無覽下,麟怪得幽求。
  藥裡慚干祿,薪擔惜反裘。
  到頭多罪過,不在此離愁。
  清晝無逃雨,遯荒豈素心。
  似逢開闊網,亦有失前禽。
  警鳥虛弦落,餘魚半壑尋。
  悠悠看楚水,蘭芷到於今。
  江湖未逼促,愧仰獨吾生。
  主意寬青史,天心急太平。
  避秦迷去路,報國惜孤行。
  所愧蓴鱸福,偏歸老步兵。

  江上急徵,別璣部老先生,並謝初士西珮從之達生諸兄正。凡並前列八首。七月朔日。弟道周頓首。

  其五雲:

  浮雲日出幾時無,剗卻華峨天外圖。
  身自檀弓開物始,人從細節想侏儒。
  屠龍已盡千金枝,彈雀未輕明月珠。
  垂老不資朋友力,山行聊得紫藤扶。
  東南在處有柑鱸,喎信蓮舟百丈齊。
  半榻命圓供夢鹿,一經未火足醢雞。
  已翻秋水簾薜路,不借春風桃李蹊。
  向道匡盧松子好,避人幕府又江西。

  小作奉呈足庵老先生尊鑒。漳浦黃道周。

  其六雲:

  似爾人宜邱壑間,何當縋絕又扶攀。
  牛已失東西路,鳥翮未翻大小山。
  不信精誠輕水火,偏從鑽覓安閒。
  射聲諸騎休搖手,七獲丈夫舊閉關。
  七尺難停箭上弦,馬頭安得穩周旋。
  銜蘆隊裡甘臣僕,破塚帆中識長年。
  閉戶誰知龍正鬥,幽人定與虎同眠。
  懸崖在處堪垂手,不獨荒台北斗邊。

  碭山道中,遇諸悍子,身為探馬,以先緹騎,偶作似士彥兄丈一粲。黃道周。後有馮伯雲跋曰:餘在閩中,所見石齋先生真跡甚夥,未有如是卷之絕妙者。所題年月出處,按之全集併合,又何疑耶?嘉禾後學馮登府記。按右二十首,惟《別揚璣部詩》前八首,及《碭山道中遇諸悍子》二首見集中,餘皆失載。以《明史》及先生年譜考之,當為崇禎十三年就逮時所作。璣部即楊職方廷麟,集本作楊璣部。吳梅村詩亦雲楊廷麟,字伯祥,別字璣部。此手跡作璣當不誤,或用字異也。按:先生年譜,崇禎十三年,江西巡撫解公學龍薦先生,而逮命遂下。先生聞報,即於五月二十三日辭幕就道,時緹騎尚在南昌。先生中夜出門,匍匐至水口,揮手以謝同人,及至南昌聞逮,諸子依依不去,欲同北上,先生毅然揮之。至碭山道中,遇警,身先緹騎得過,以七月末旬至京云云。此兩冊中《別楊璣部》十二詩,皆署七月朔日,其時正由江入邗溝,殆在就逮之時。自揚州至京二十餘日,亦與旅程合也。集中《別楊璣部詩》十三首,五首與此異,《碭山道中遇警身先緹騎得過壽張》十首,此僅書其二,皆此年作;至《浮雲》、《日出》二律,當在貶江西按察使照磨之後;至《偶對經書》四律,則時代無可考矣。又據年譜,則先生雖貶江西,未嘗之官,而巡撫解學龍乃以所部官薦之。及永戌廣西,在途中半載,及江西境而即召還。而《明史》本傳乃謂戌已經年。本傳記召還奉對語,而《年譜》並不記入京,頗多抵牾,疑本傳誤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