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讀四書大全說 | 上頁 下頁
第九章


  一

  第九章之義,章句、或問本無疵瑕,小注所載朱子語錄,則大段可疑。程、朱雖摘出中庸于戴記之中,不使等於諸禮,而實不可掩者,則于「修道之謂教」注中,已明中庸之非無定體矣。今乃雲「中庸便是三者之閑,非是別有一個道理」,則竟抹殺聖賢帝王一段大學術、大治道,而使為浮游不定之名,寄於一切。則堯、舜、禹之所以授受,上因天理自然、不偏不倚之節文,下以盡人物之性者,果何所擇而何所執乎?

  此一章書,明放著「子路問成人」一章是顯證據。「天下國家可均」,「冉求之藝」也。「爵祿可辭」,「公綽之不欲」也。「白刃可蹈」,「卞莊子之勇」也。「文之以禮樂」,則「中庸」是已。到中庸上,須另有一爐錘在,則于以善成其藝、廉、勇之用,而非僅從均之、辭之、蹈之之中,斟酌較好,便謂中庸。使然,則本文只平說可均、可辭、可蹈,固徹上徹下而為言,何所見其有太過不及而非中也哉?

  中庸一書,下自合妻子、翕兄弟,上至格鬼神、受天命,可謂盡矣,而終未及夫辭祿蹈刃。則以就事言之,其局量狹小,僅以盡之在己,而不足於位天地、育萬物之大;以人言之,則彼其為人,稱其性之所近,硬直做去,初未知天下有所謂中庸者而學之也。

  唯均天下國家,則亦中庸之所有事。而但言均而已,不過為差等其土宇昄章,位置其殷輔人民,則子路所謂「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者,固可治千乘之賦。求之後世,則漢文幾至刑措,可謂均之至矣;而至於禮樂,固謙讓而未遑。唯其內無存養省察之功、見天命流行之實體,而外不能備三重之權以寡過也。

  存養省察者,三重之本,天理悉著於動靜,而知天知人之道見。靜見天心則知天,動察物理則知人。三重者,存養省察中所為慎獨樂發,以備中和之理而行於天下者也。中庸一篇,始終開合,無非此理。今乃區區於均天下、辭祿、蹈刃之中求中庸,又奚可哉?均天下國家者,須撇下他那名法權術,如賈生、晁錯議定諸侯等。別與一番經綸,使上安民治,風移俗易,方展得中庸之用出。若以辭爵祿言之,則道不可行,而退以明道為己任,如孔子歸老于魯,著刪定之功,方在中庸上顯其能,而非一辭爵祿之得其宜,便可謂之中庸。至蹈白刃,則雖極其當如比干者,要亦逢時命之不猶,道既不可行而又不可明,弗獲已而自靖於死,不得愛身以存道矣。

  本文前三「也」字,一氣趨下,末一「也」字結正之。謂可乎彼者之不可乎此,非謂盡人而不可能;亦能均天下、能辭祿、能蹈刃者之不可許以能乎中庸爾。可均、可辭、可蹈者而不可能,則能中庸者,必資乎存養省察、修德凝道以致中和之用者而後可。故下雲「唯聖者能之」,語意相為唱和,義自顯也。中庸之為德,存之為天下之大本,發之為天下之達道,須與盡天下底人日用之,而以成篤恭而天下平之化,豈僅於一才一節之閑爭得失哉?

  或問雲「蓋三者之事,亦知、仁、勇之屬」,一「屬」字安頓極活;較小注「三者亦就知、仁、勇說來,蓋賢者過之之事」等語,便自不同。三者之於中庸,堂室迥別,逵徑早殊。僅能三者,而無事於中庸,則且未嘗不及,而況於過?

  前章所雲過不及者,皆就從事於中庸者言也。若就三者以言乎過不及:則均天下者,黃、老過也,申、商不及也;辭爵祿者,季劄過也,蚳蛙不及也;蹈白刃者,屈原過也,裡克不及也。乃其過亦過夫三者,其不及亦不及夫三者,何嘗與中庸為過不及哉?

  若其為知、仁、勇之屬,則就夫人性中之達德而言,亦可謂有此三者之資,足以入中庸之德,猶冉求、公綽、卞莊之可與進文禮樂而已。至於用中之知,服膺之仁,中和而不流不倚之勇,彼固未嘗問津焉,而何足以與於斯?

  故或問以「取必於行」指其不能中庸之病根,則謂其就事求可而置大道於未講也;抑雲「事勢之迫」,則又以原夫辭爵祿、蹈白刃者不能中庸之故。而比干之剖心,一往之士可引決焉;箕子之陳範,則非箕子者終不能托跡也。後儒不察,乃於三者之中求中庸,亦相率而入於無本之學矣。

  二

  章句雲「三者難而易,中庸易而難」,固已分明作兩項說。若雲「三者做得恰好,便是中庸」,則三者既難矣,做得恰好抑又加難,當雲「中庸難而且難」,何以雲易哉?三者之中,隨一可焉,中庸不可能也;三者而皆可焉,中庸亦不可能也。張子房奮擊秦始皇而不畏死,佐漢高定天下,已乃謝人閒事,從赤松游,顧於存養省察之心學,堯、舜、文、武三重征民之大道,一未之講。是三者均可,而中庸不可能之一證。安得謂中庸即在三者之中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