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春秋稗疏 | 上頁 下頁 |
日有食之 |
|
月之朔望,必以日月之食為准。非合朔,則日何由食?非正望,則月何由食?此曆法一定不易之理也。《春秋》所書,有言日不言朔者,有言朔不言日者,有但書月而日朔皆不言者。杜氏以為「史失之」。谷梁氏則曰:「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專家之學,事理迷謬,焉有日食而可謂之晦日,可謂之既朔乎?其言夜食,尤為舛妄。食限在夜,夜即朔也。所惡於日食者,以日光受蔽,人不得見,故為災眚。若食限在夜,無所蔽於人間,不足為災。故曆家可無夜食之法。又雲「王者朝日」,日出而有虧傷之象,故知其食于夜。尤足令人姍笑不禁。日食者,月正在日下蔽日,人不見耳,于日何傷,乃既複而猶有傷乎?王者朝日,春分之禮,非旦旦而朝日。即令旦旦朝日,偶有陰雲,何從得見?唯算入食限,則雖京師雲翳,而千里之外,陰晴既異,自見其食,豈藉一王者之目擊而始知哉?專家之學,聞不多而疑不闕,不知而作,如此類者眾矣。其不言日、不言朔者,《公羊》謂「或失之前,或失之後」,其說較是。所謂失者,朔失也,非日食之失也。周用《天統曆》,為法遠而多疏,不能審定定朔,則所謂朔者非朔。故夫子曰「行夏之時」,言周曆違天,不可行也。其不言日又不言朔者,則所置朔失之愈遠,蓋有差至三四日者矣。《春秋》因其謬而分別書之,以顯周曆之謬,以定百王敬授民時之大法,抑不待貶而大義自見,谷梁固不足以知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