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吳楚材 > 古文觀止 | 上頁 下頁
寄歐陽舍人書


  (作者:曾鞏)

  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復觀誦,感與慚並。

  夫銘志之著於世,義近于史,而亦有與史異者。蓋史之於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後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或納於廟,或存於墓,一也。苟其人之惡,則于銘乎何有?此其所以與史異也。其辭之作,所以使死者無有所憾,生者得致其嚴。而善人喜于見傳,則勇於自立;惡人無有所紀,則以愧而懼。至於通材達識、義烈節士,嘉言善狀,皆見於篇,則足為後法。警勸之道,非近乎史,其將安近?

  及世之衰,人之子孫者,一欲褒揚其親而不本乎理。故雖惡人,皆勿勒銘以誇後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後之作銘者當觀其人。苟托之非人,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後。故千百年來,公卿大夫至於裡巷之人莫不有銘,而傳者蓋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

  然則孰為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蓋有道德者之于惡人則不受而銘之,於眾人則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指,有實大於名,有名侈於實。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作辨之不惑,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於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雖或並世而有,亦或數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傳之難如此,而遇之難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謂數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其銘其公與是,其傳世行後無疑也。而世之學者,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至於所可感,則往往衋[xì]然不知涕之流落也,況其子孫也哉?況鞏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由,則知先生推一賜于鞏而及其三世。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抑又思若鞏之淺薄滯拙而先生進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潛遁幽抑之士,其誰不有望於世?善誰不為?而惡誰不愧以懼?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孫?為人之子孫者,孰不欲寵榮其父祖?此數美者,一歸於先生。

  既拜賜之辱,且敢進其所以然。所諭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詳焉?愧甚,不宣。

  【作者簡介】

  曾鞏(1019~1083),字子固,江右人,出生於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1072)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六年(1083),卒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諡為「文定」。

  【注釋】

  1.去秋:當指慶曆六年(1046)。

  2.先大父:去世的祖父。曾鞏祖父曾致堯,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人仕後,堅守剛直,敢於言事,屢遭貶斥,曆知州府,終戶部郎中,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卒於官,享年六十六歲。

  3.墓碑銘:指歐陽修所作《尚書戶部郎中贈右諫議大夫曾公神道碑銘》。文中說:「慶曆六年夏,其孫鞏鞏其父命以來請曰:『願有述。』遂為之述。」即指此事。

  4.感與慚並:感激與慚愧之情同時而來。

  5.銘而見之:作銘文使其顯現。《禮記·祭統》:「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惡焉,銘之義,稱美而不稱惡,此孝子孝孫之心也。」

  6.「或納於廟」三句:意謂銘文或人家廟,或存墓中,其用意相同。

  7.生者得致其嚴:謂活著的人能藉以表樂自己尊敬之情。嚴,尊敬。

  8.喜於見傳:謂積善之人樂於見到自己的好處流傳於世。

  9.勇於自立:奮發起來有所建樹。

  10.無有所紀:沒有什麼事蹟可記。以愧而俱:因以慚愧和畏懼。

  11.足為後法:足以作為後人的楷模。

  12.「警勸」三句:意謂銘的替惡勉善的作用,不與史書相近,那又與什麼相近呢?

  13.一欲:一心只想。

  14.不本乎理:不根據事理。

  15.皆務勒銘:都致力於刻立碑銘。

  16.以:用以。

  17.不實:不合事實,意謂虛誇。

  18.應當察看撰寫銘文的人本身怎麼樣。

  19.非人:不適當的人。

  20.非公與是:意謂寫出的銘文就不公平和不合事實。

  21.傳後:傳於後世。

  22.「非畜道德」二句:意謂不是積蓄有道德素養而又能寫好文章的人,是不能做到「公與是」的。

  23.于惡人:對於惡人。不受而銘之:不接受為他作銘的請求。

  24.辨:辨別清楚。

  25.情善而跡非:心情從善但表現出的事卻不好。

  26.意奸而外淑:立意奸詐但卻表現出善良的樣子。

  27.「有善惡相懸」一句:有善有惡極其懸殊,卻又不能切實加以指出。

  28.實大於名:實際表現大於名聲。

  29.名侈於實:名聲超過了實際表現。侈,誇大。

  30.惡:怎麼。

  31.惑:困惑、迷亂。

  32.徇:偏於私情。

  33.文章兼勝:文章也相應寫得好。

  34.並世而有:同一時期出現。

  35.固:誠然、確實。

  36.卓卓:突出貌。

  37.幸遇而得銘:幸運地相遇而又能得到對方撰寫銘文。

  38.衋然:傷痛的樣子。

  39.睎:仰慕。

  40.推一賜于鞏:推恩一次給我。指歐陽修應其所請,替他祖父作墓碑銘。

  41.三世:指曾鞏自己以及他的父親、祖父三代都榮受恩惠。

  42.「其感於報」二句:那感激與報答之心,應當怎麼樣使之實現呢?

  43.抑:然而。

  44.進之:使之學有所進。屯蹶困苦挫折。

  45.否塞:閉塞不通。屯、否,皆《易》卦名,象徵艱難阻塞,時運不通。鞏之先祖曾致堯為官剛直,多次遭貶,故雲。

  46.顯之:使其平生事蹟得到顯揚。

  47.不出世:不顯露於世,即政治上不遇于時。

  48.進於庭:意謂拜入您的門下。

  49.潛遁幽抑:隱逸困頓。

  50.有望於世:對於世事前途有所期待。

  51.辱:謙詞,猶言承蒙。

  52.敢:自言冒昧之詞。

  53.諭:諭示。舊時上告下的通稱。

  54.世族之次:指曾氏家族的世系排列。按歐陽修在《與曾鞏論世族書》中,指出曾鞏在陳述家族世系次序排列中,依年代考證有多處不合,故「雖且從所述,皆宜更加考正」。從中可見歐陽修的求實精神。

  55.敢:豈敢。

  56.加詳:加以詳細考查。這是曾鞏對歐陽修來信論及曾氏世族一事的表態與回答。

  57.不宣:不一一細說。舊時書信末尾常用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