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吳楚材 > 古文觀止 | 上頁 下頁
管晏列傳


  (節選自司馬遷《史記》)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于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沬[mèi]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diàn],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

  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越石父賢,在縲絏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絏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絏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禦,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僕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

  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方晏子伏莊公屍哭之,成禮然後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注釋】

  1.管仲:名夷吾,春秋初期政治家。他由鮑叔牙牙推薦,被齊桓公任命為卿,尊稱「仲父」,曾輔佐桓公成就霸業。潁上:潁水之濱。潁水源出今河南登封縣,流至今安徽壽縣入淮水。

  2.鮑叔牙:齊國大夫。遊:交遊,來往。

  3.欺:意謂佔便宜。

  4.鮑叔牙事齊公子小白: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國。公子小白,齊襄公弟,即齊桓公。管仲事公子糾:管仲、召忽奉公子糾出奔魯國。公子糾,齊襄公弟。

  5.「公子糾死」二句:魯國畏齊而殺公子糾,管仲請囚。事見《左傳·莊公九年》。

  6.進:引薦。

  7.九合諸侯:多次召集各國諸侯會盟。一匡天下:使天下歸正。當時諸侯無視周天子,互相攻伐,管仲輔佐齊桓公,一度制止混亂局面。匡,正。

  8.走:逃走。

  9.子孫世祿:子孫世世代代享受俸祿。

  10.多:稱道,讚美。

  11.上服度則六親固:如果當權者服禦之物有度,那麼六親的關係自然穩固。服,服禦,使用。度,制度。六親,父、母、兄、弟、妻、子。

  12.四維:指禮義廉恥。

  13.「下令」二句:意謂下達政令要像流水的源頭一樣,順流而下,使政令合乎百姓心意。

  14.論卑而易行:政令符合下情,容易為人們所執行。

  15.輕重:分清事情的輕重。一說,《管子·輕重》詳細論述關於調節商品、貨幣流通和控制物價的理論,輕重指經濟。權衡:衡量事情的得失。

  16.「桓公實怒」二句:少姬即桓公夫人蔡姬,曾蕩舟戲弄桓公,桓公懼而變色,禁止不聽,於是發怒,遣其歸蔡,但未斷絕關係。蔡人卻將蔡姬改嫁,因此桓公發兵攻蔡。事見《左傳·僖公三年》。

  17.擬:相比。三歸:說法不一。這裡指收取民眾大量的市租。

  18.反坫(diàn):周代諸侯宴會時,在正堂兩旁設有放空酒杯的土築平臺叫坫,諸侯互相敬酒後,將酒杯反置在坫上。

  19.晏平仲嬰:晏嬰字平仲,春秋時齊國大夫。

  20.萊:古國名,在今山東黃縣東南。

  21.今山東高密縣。

  22.順命:順著命令去做。

  23.三世: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國君。

  24.越石父:齊國賢人。

  25.縲絏(léixiè):捆綁犯人的繩索。引申為囚禁。

  26.塗:通「途」。驂: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

  27.戄(jué)然:敬畏的樣子。攝:整理。謝:認錯,道歉。

  28.感寤:受到感動而醒悟。寤,通「悟」。

  29.延:聘進。

  30.「志念」二句:志向和思想深遠,經常表現出自居人下的樣子。下,退讓,尊人屈己。

  31.抑損:謙遜。

  32.《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均為《管子》篇名。

  33.《晏子春秋》:舊題春秋齊晏嬰撰,實際上是後人依託並采綴晏子言行而作。

  34.孔子小之:孔子輕視他。《論語·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35.「將順其美」三句:意謂順勢助成其善事,糾正其過失,因此,君臣就能親密無間。所言引自《孝經·事君》。

  36.見義不為無勇:見到正義的事而不去做,這是沒有勇氣。《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37.執鞭:為人駕馭馬車,意謂給人服役,引申為景仰追隨。

  38.忻慕:欣喜愛慕。忻,同「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