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吳楚材 > 古文觀止 | 上頁 下頁
周鄭交質


  (節選自《左傳·隱公三年》)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

  王崩,周人將畀[bì]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wū]、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于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yíng]酌》,昭忠信也。」

  【注釋】

  1.卿(qīng)士:周朝執政官。

  2.二心,這裡有「偏重」的意思。此指平王想把政權一部分讓虢執掌。虢,指西虢公,周王室卿士。

  3.鄭伯:諸侯國鄭國的君主,這裡是鄭莊公。

  4.交質:交換人質。

  5.王子狐:即姬狐,是周平王的次子、姬泄父的弟弟,史稱「王子狐」,在長兄「太子泄父」死後,被立為太子。

  6.公子忽:鄭莊公太子,後即位為昭公。

  7.王崩:周平王去世。崩,君主時代稱帝王死。

  8.畀(bì):交給。

  9.祭(zhài)足:即祭仲,鄭大(dà)夫。

  10.成周:周地,今在河南洛陽市東。

  11.中:同「衷」,內心。

  12.明恕:互相體諒。

  13.要(yāo):約束。

  14.間:離間。

  15.明信:彼此瞭解,坦誠相待。

  16.沼沚(zhǐ):沼,池塘。沚,水中小洲。

  17.蘋(pín):浮萍,生在水面,形似蓴菜,可食。蘩(fán),白蒿。蘊藻,一種聚生的藻類。

  18.筐莒(jǔ):竹制容器,方形為筐,圓形為莒。

  19.錡(qí)釜,均為烹飪器,有足為錡,無足為釜。

  20.潢(huáng)汙:低窪處不流動的死水。積小水為潢,水不流為汙。

  21.行(xíng)潦(lǎo):行,為「洐」的假借字,指溝水。潦,為雨後道路暫積之水,二者皆為可流動的活水。

  22.薦:享祭,祭祀。

  23.羞:意同「薦」,意為進獻。

  24.《采蘩》、《采蘋》:均為《詩經·國風·召南》中的篇名,本文則取二詩不嫌物薄之意。

  25.《行葦》、《泂(jiǒng)酌》:均為《詩經·大雅·民生之什》中的篇名,前者寫周祖先晏享先人仁德,歌頌忠厚。後者寫汲取行潦之水供宴享。

  26.昭(zhāo):表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