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王建 | 上頁 下頁
王建簡介


  王建(約767~831),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

  大曆十年(775年)中進士出身,貞元二年(786年)在邢州認識張籍,為一生之摯友。

  元和八年擔任昭應縣丞。

  元和十五年(820年)轉為秘書郎。

  長慶元年(821年),遷太府寺丞,轉秘書郎。在長安時,與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楊巨源等均有往來。

  大和初,遷太常寺丞。

  大和三年(829年),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

  大和五年(831年),為光州刺史,與賈島相交往,此後行跡不詳。

  晚年卜居咸陽原上。有《王司馬集》。

  簡介二:

  王建(765~830) ,字仲初,許州潁川(今河南省許昌市)人。

  出身寒微,貧困潦倒。大歷年間,考中進士,一度從軍。中年入仕,歷任昭應縣丞、太府寺丞、秘書郎、太常寺丞,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唐文宗大和四年去世,時年六十六歲。

  王建擅於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詩作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形象反映現實,揭露社會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體裁多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作品《田家行》《水夫謠》《羽林行》《射虎行》《古從軍》《十五夜望月》《渡遼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善於「宮詞」,為研究唐代宮廷提供重要材料。今存有《王建詩集》《王建詩》《王司馬集》等本及《宮詞》1卷。

  王建家境貧窮,「終日憂衣食」。門第衰微,早歲即離家寓居魏州鄉間。

  大歷年間,與張籍相識,一道從師求學,並開始寫樂府詩。貞元十三年(797年),辭家從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荊州等地,寫了一些以邊塞戰爭和軍旅生活為題材的詩篇。在「從軍走馬十三年」(《別楊校書》)後,離開軍隊,寓居咸陽鄉間,過著「終日憂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後,「白髮初為吏」(《初到昭應呈同僚》),任昭應縣丞。長慶元年(821年),遷太府寺丞,轉秘書郎。在長安時,與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楊巨源等均有往來。大和初,再遷太常寺丞。約在大和三年(829年),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

  《新唐書·藝文志》:「《王建集》十卷,大和陝州司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