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陶宗儀 > 南村輟耕錄 | 上頁 下頁 |
窯器 |
|
宋葉寘《垣齋筆衡》云:陶器自舜時便有,三代迄于秦漢,所謂甓器之也。今土中得者,其質渾厚,不務色澤。末俗尚靡,不貴金玉而貴銅磁,遂有秘色窯器。世言錢氏有國日,越州燒進。不得臣庶用,故雲秘色。陸龜蒙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如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鬥遺杯。」 乃知唐世已有,非始于錢氏。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江南則處州龍泉縣,窯質頗粗厚。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于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範,極其精製,油色瑩徹,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余如烏泥窯、余杭窯、續窯,皆非官窯比。若謂舊越窯,不復見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