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陶宗儀 > 南村輟耕錄 | 上頁 下頁 |
玉轆轤 |
|
霍清甫治書云:「考古圖載古衣服,今有玉轆轤、玉具劍。古樂府曰:『腰間轆轤劍』。此器。以塊然之璞,既解為環,中複為轉關,而上下之隙僅通絲發,作宛轉其間。今之名玉工者。往往歎其所未睹,按漢雋不疑帶鑘具劍。晉灼曰:『古長劍首,以玉作井轆轤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今大劍末首,其狀如此。』前說乃宋李公麟之所紀也。余昔宦游錢唐,因識吳和之者。性慧巧,博物,收一轆轤,玉青色,形如呂字,環口中間,轆轤旋轉,無分毫縫罅、形色極古。 人皆以為鬼工。因土漬,用白梅熬水煮之,良久,脫開。詳視竅中,有雙玉軸在焉。中嵌一物,形若牛筋。意度必是當間煮之胖脹,撐塞雙軸,入竅關住,所以宛轉無礙。年深座敗縮瘦,因而煮脫。試用幹牛筋槌實,置軸兩間,對勘孔竅,以線定,煮之,少時,雙軸果湧入竅中,須臾取出,依前動轉不脫,後餘亦收一小者,狀若旋環,製作大約相似,後因損折,轉軸中亦有一物,形似翎桶,想亦同一關捩,其玉具劍,自三代有之,今止以兩漢為始,至於宋朝,且千餘年,未有能窮其轤底蘊,今偶以煮脫乃得其機軸,亦雲奇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