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陶宗儀 > 南村輟耕錄 | 上頁 下頁 |
靸鞋 |
|
西浙之人,以草為覆,而無跟。名曰靸鞋,婦女非纏足者,通曳之。《炙轂子雜錄》引《實錄》云:靸鞋、舄,三代皆以皮為之,朝祭之服也。始皇二年,遂以蒲為之,名曰靸鞋,二世加鳳首,仍用蒲。晉永嘉元年,用黃草,宮內妃禦皆著。始有伏鳩頭履子。梁天監中,武帝易以絲,名解脫履。 至陳隋間,吳越大行,而模樣差多。唐大曆中,進五朵草履子。建中元年。進百合草履子。據此,則靸鞋之制,其來甚古。然《北夢瑣言》載「霧是山巾子,船為水靸鞋」之句,抑且詠諸詩矣,靸,悉合切,在颯字韻下,今俗呼與翣同音者,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