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陶宗儀 > 南村輟耕錄 | 上頁 下頁 |
旃檀佛 |
|
京師旃檀佛,以靈異著聞海宇。王侯公相、士庶婦女。捐金莊嚴,以丐福利者,歲無虛日。故老相傳云:其像四體無所倚著,人君有道,則至其國。國初時,尚可通一線無礙,今則不然矣。按翰林學士程钜夫《瑞像殿碑刻》云:「釋迦如來,初為太子,生七日,母摩耶棄世,生忉利天。佛既成道,思念母恩,遂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優填國王、自以久失瞻仰於如來,欲見無從,乃刻旃檀為像。目健連尊者、慮有闕陋,躬以神力,攝三十二匠,升忉利天,諦觀相好。三返,乃得其真。 既成,國王臣民奉之具佛焉。及佛自忉利天複至人間,王率臣庶同往迎佛,此像騰步空中,向佛稽首。佛為摩摩授記曰:『我滅度千年之後,汝從震旦(東士也)廣利人天,由是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龜茲六十八年,涼州十四年,長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複至江南二十一年,汴梁一百七十七年,北至燕京,居聖安寺十二年,北至上京大儲慶寺二十年,南還燕宮內殿五十四年。』丁醜歲三月,燕宮火,迎還聖安寺居,今五十九年乙亥歲,當今大元世祖皇帝至元十二年也。帝遣大臣孛羅等四眾,備法駕仗衛音伎,迎奉萬壽山仁智殿。丁醜,建大聖安寺。己醜歲,自仁智殿迎安寺之後殿,大作佛事。瑞像,計自優填王造始之歲,至今延祐丙辰,凡二千三百有七年。」又《釋氏感通錄》云:「梁武帝遣郝騫等往天竺國迎佛旃檀像,其王模刻一像付騫。天監十年,至建康,帝迎奉太極殿,建齋度僧,大赦斷殺。自是蔬食絕欲。」據此說,又與碑文不同。即今聖安寺所安之像,抑優填之所刻歟?天竺之摹刻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