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陶宗儀 > 南村輟耕錄 | 上頁 下頁 |
四卦 |
|
睦人邵玄同先生(桂子)嘗作忍默恕退四卦,揭之坐隅,真得保身慎言吉矩知止之道者矣。其忍卦曰:忍、亨。初難終吉。利君子貞,不利小丈夫。彖曰:忍,剛發乎內柔制乎外,故亨。初若甚難,乃終有吉。唯君子為能動心忍性,不利小丈夫,其中淺也。象曰:刃在心上,忍。君子以含容成德,初一,小不忍則亂大謀。象曰:小不克忍,成大亂也,次二,必有忍,其乃有濟,象曰,能忍於中,事克濟也。次三,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親。象曰:一朝之忿,至易忍也。亡身及親,禍孰大焉。次四,出於跨下,以成漢功,韓信以之,象曰:跨下之辱,小辱也。成漢之功,大功也。次五,張公藝九世同居,書一忍字以對於天子。象曰:同居之義,忍克致也。積而九世,有容德也。上六,血氣方剛,戒之在鬥。象曰:方剛之氣,忍則滅也。形而為鬥,自求禍也。其默卦曰:默、無咎,可貞,不利有所言。彖曰:默,不言也。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故無咎。默以自守,其道可貞也。不利有所言,尚口乃窮也。 象曰:口尚玄曰默。君子以去辨養靜。初一,守口如瓶,終吉。象曰:守口如瓶,謹所出也。其初能默,終則吉也。次二,多言不如守中。象曰:言不如默,得中道也。次三,駟不及舌,有悔。象曰:駟不及舌,滕口說也。一言之失,悔何追也。次四,無以利口亂厥官,卿士戒之。 象曰:位高而言輕,亦可戒也。次五,聖人之教,不言而信。象曰:不言而信,淵默之化也。上六,君子之道,或默或語。象曰:時然後言,默不可長也。其恕卦曰:恕、有孚,終吉。彖曰:恕之為道,善推其所為而已。以己之心,合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有孚。能以一言終身而行之,其吉可知矣。象曰:如心,恕,君子以明好惡、同物我。初一,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象曰:強而行之,恕之始也。行而不已,違道不遠也。次二,君子有吉矩之道。象曰:吉矩之道,恕也。次三,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象曰:拂人從欲。身之菑也。次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象曰:立而達,恕以從人也。次五,聖人與眾同欲。象曰:與眾同欲,聖人之恕也。上六,責己重以周,待人輕以約。象曰:待人之法,可用恕也。責己之道,不可自恕也。其退卦曰:退,勿用有攸往,彖曰:退,止也。勿用有攸往,知止也。日中則退而昊,月盈則退而虧。四時之運,成功者退,而況於人乎?退之時義大矣哉。象曰:艮止其所退,君子以晦藏於密。初一,退無咎。象曰:其進未銳,義無咎也。次二,難進易退。象曰:難進易退,可事君也。次三:兼人凶。象曰:兼人之凶,勇不知退也。次四,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象曰:知難而退,終無尤也。次五,終日如愚。以退為進。顏子以之。象曰:顏子之退,進不可禦也。上六,蝜蝂升高,躓而不悔,象曰,蝜蝂升高,其道窮也。躓而不悔,亦可戒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