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陶宗儀 > 南村輟耕錄 | 上頁 下頁 |
烏寶傳 |
|
余幼時,嘗見胡石塘先生《玄寶傳》,今不能記其全篇,有人出永嘉高則誠(明)《烏寶傳》相示,雖曰以文為戲,要亦有關於世教。傳曰:「烏寶者,其先出於會稽褚氏。世尚儒,務詞藻,然皆不甚顯。至寶厭祖父業,變姓名從墨氏遊,盡得其通神之術,由是知名。初,寶之先有錢氏者,亦以通神之術顯。 迨寶出,而錢氏遂廢。然其術亦頗相類,故不知者猶以為錢雲。寶輕薄柔默,外若方正,內實垢污。善隨時舒卷,常自得人一貫之道,故無入而不自得。流俗多惑,凡謀於寶,小大輕重,多寡精粗,無不曲隨人所求。自公卿以下,莫不敬愛。其子姓蕃衍,散處郡國者,皆官給廬舍、而加守護焉。其有老死者,則官為聚其屍而焚之。蓋知墨之末俗也。寶之所在,人爭迎取邀致。 苟得至其家,則老稚婢隸無不忻悅。且重扃邃宇,敬事保愛,惟恐其他適也。然素趨勢利,其富室執人,每屈輒往。雖終身服役弗厭。其窶人貧氓,有傾心願見,終不肯一往,尤不喜儒。雖有暫相與往來者,亦終不能久留也。蓋儒墨之素不相合若此。寶好逸惡勞,愛儉素,疾華侈,常客于弘農田氏,田氏樸且嗇,寶竭誠與交。田氏沒,其子好奢靡,日以聲色宴遊為事。寶甚厭之。鄰有商氏者,亦若田氏父之為也,遂挈其族往依焉。 蓋墨之道貴清淨故也。然其為人也多詐,反覆不常。凡達官勢人,無不願交,而率皆不利敗事。故其廉介自持者,率不與寶交。自寶之術行,挾詐者往往偽為寶術以售于時,後皆敗死,故寶之術益尊是時,昆侖抱璞公、南海玄珠子、永昌從革生皆能濟人,與世俯仰,曲隨人意。而三人者亦願為寶交,苟得寶一往。則三人亦無不可致,故術譽鹹歸於寶焉。寶族雖夥,然其狀貌技術亦頗相似。知與不知、咸謂之烏寶雲。」 論曰:烏氏見於春秋。世本姓苑。若存余枝烏獲,皆為顯仕,至唐,承恩重,胤始盛,迨寶而益著。寶裔本褚氏,而自謂烏氏,則變詐亦可知矣。寶之學雖出於墨,而其害道傷化尤甚。雖孟軻氏複生,不能辟也。然使寶生於唐虞三代時,其術未必若是顯。然則寶之得行其志者,亦其時有以使之。嗚呼!豈獨寶之罪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