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
一〇五 |
|
【張太宰遜弟】 仁和張元洲(瀚),其弟濂先發解登第。嘗赴人席,時輩群向濂揖,元洲笑曰「舍弟年長。」又元洲婦初怒其以斥場屋,未免室謫,元洲走靈隱寺僧舍,倦臥一榻。時僧新沒,方接散無費,故其徒暫出,而元洲不知也。須臾鬼入視,呼曰「此人乃張天官耳」。 【故宦優免】 華亭顧文僖宗伯(漬)曰,鄉先輩任公勉之沒,未葬,裡長編其子弘為養馬夫。教授張公以白太守上虞葉公冕,葉大書榜於門曰:「今後均徭,故官子孫一例優免。」 【嚴世蕃養子】 嚴世蕃,分宜相嵩之螟蛉子。見趙時春作《王與齡行狀》。 【總兵撻知縣】 嘉靖丁酉,梁震為陝西總兵,之平涼迎劉都督。知縣王詡素廉能,謁惟長揖,震棰之二十。諸學生哄與震辨,震縱僮搏之,各毀發敗面。(《平涼府志》) 【駱文盛】 嘉靖辛醜,編修武康駱文盛分考禮闈。其從兄孝廉錦以屢困公交車,欲編修免入,庶得應試。編修不聽,錦引避,恚甚,尋卒於家。勉其子力學,安知後人不詞林也。錦孫從宇,萬曆甲辰進士,曆南京禮部尚書。 【張烈】 華亭張烈,官都水主事。微時作《三字銘》:不能詐,寧守之以直。惟其然,故無悖於德。不能諂,寧守之以貞。惟其然,故無傷於誠。不能貪,寧守之以廉。唯其然,故無愧於天。(寶日堂) 【張二郎辭官賞】 上海張二郎,勇戇善泅水。嘉靖末,太守方廉募之偵倭斬級,賞銀寄庫,支酒食。事平錄功,世百戶,賜官妓。並辭不受,行乞宿嶽廟。廉後撫吳,召予庫釜,仍辭,以乞終。(《上海縣誌》) 功成不受賞,長揖大將軍。如張二郎鶉結乞食,尤奇。 【金傑棄官】 嘉靖戊午,江甯令蘭溪金傑由貢生,性恬澹持正,不事鞭樸,裁省供億,致忤上官。任半載,一夕謁上官,授吏以印,竟去,不知所適。家人號泣,倉皇而歸。後聞隱九華山學仙。(《江寧縣誌》) 【張承】 安陽張承伊嗣,教諭南宮。善詩,與盧柟、謝榛善,所著《石湖集》。柟嘗題四溟書舍雲,石湖詩如蒼山老人,奇豐峻骨。四溟詩如金閨冶婦,雜繒錯錦。張承曰,丁巳余教諭魏縣,盧仲木寫詩,餘告以詞畫俱弱;戊午與謝子獻寫詩,予訝詞畫更弱。嗚呼!豈知二兆為死之兆,前言為仲木之絕筆也哉? 【孫思聰】 嘉靖四十五年春,甘露降項城縣,典史孫思聰宅槐樹甘香殊常,未幾思聰卒於官。 【東洋行縣】 福建東洋行縣,在寧德縣十五都。嘉靖辛酉倭難作,東洋民乘亂恣掠。以其地僻民頑,設一縣。縣令林時芳,申建行縣于周墩,分主簿一員駐劄其處,賦稅就其徵收。 【朝鮮慕王元美汪伯玉】 朝鮮吏曹參判尹根壽子固,同子進士昭,至京云:「小邦極慕王元美汪伯玉集,即童子皆能授讀。」隨有詩懷兩先生云:「大海雄文回紫瀾,齊盟狎主有新安。平生空抱投鞭願,悵望南雲不可攀。」 【十友】 武康編修駱文盛《兩溪書》款山寺十友:蒼髯翁(松),抱節君(竹),冰雪主人(梅),晚香居士(菊),懷素子(水仙),碧菜道人(菖蒲),秋江逸客(木芙蓉),月露主人(梧桐),幽芳處士(蘭),雲華仙(蓮)。嘉善錢塞庵相國(士升)傳十友:茶醒友,鷗閑友,雪潔友,菊貞友,石介友,松高友,蘭芳友,香清友,竹篆友。(其一)蓮花淨友,蒲團禪友,麈尾談友,柱杖老友,青氈舊友,紙帳夢友,孤鴻遠友,落日西友,寒蛩吟友,楓葉紅友。(其二) 【田千秋葬像】 蒲州田千秋,好學善擊劍。嘗鑄銅像,鐫己名氏葬之。語人曰,使千百年以後人得之,即神仙也。 【海鹽煙火】 海鹽人善制庭燎,元夕特盛。吾縣硤石西山廣福寺,有宋碑,勒名曰「監海鹽縣澉浦鎮兼煙火公事某。」夫庭燎,細事耳,見於帶銜,亦見前代綜核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