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
九〇 |
|
【碧雞】 歙縣許文穆相國(國),孝廉時讀書宣城石山寺,偶見二青鳥,飛鳴移時乃去。僧曰:「碧雞也。傳聞唐時李翰林自蜀中攜來者,我明惟舒梓溪狀元一見。」因出所藏圖卷示之,許作《碧雞篇》綴其後。 【雞足山異鳥】 賓川州雞足山有金雞泉,日有異鳥飲之。鳥來必雙,至二十雙而止,四時皆然。鳥無增減,水無盈縮。 【石燕】 零陵石燕,相傳能飛,飛即風雨。唐詩「石燕拂雲晴亦雨」是也。謝鴻雲,向在鄉中山寺為學,見高岩上石有如燕狀者,因以筆記之。石為烈日所暴,忽有驟雨過,石即沖起,往往墜地,蓋寒熱相激而迸落,非真能飛也。(《五雜俎》) 【朱鷺】 《密縣誌》:紅鶴大如舒雁,羽白而咮朱,聲最濁,食魚巢樹。疑漢朱鷺此也。 【海雕】 正德末,有鳥黑色,大如像,舒翅如船蓬,飛入長安門內大樹上,啖人鵝如拾蛆蟲然。數月方去,人以為海雕也。 【石鵝】 萬曆庚子七月,山東任城縣浚河,于石中剖得二小鵝,大如拳,能行動。一老工曰,三十年前曾得一。 【白蝙蝠】 《李太白集》:荊州玉泉山多乳窟,中有白蝙蝠,飲乳水而長生,其大如鵝。 【鶴】 萬曆庚寅,夏臣謨入朝,偶見苑中五色鶴,異之,有詩。 山東泰安州,甘露寺林鶴,每六月朔去,臘月朔來巢。 遼陽多鶴,嘗千百盤空。《列仙傳》所雲「遼陽鶴」,不虛也。 淮安海州,產鶴於濱海萑葦之區。捕者深入,必折葦記徑。或得其卵,蒸置故處,七蒸七伏,因剖為杯注酒,氣形而上如鶴。 【鸛】 鸛有長水石,故能於巢中養魚而不涸。鸛取礬石周卵,以助暖氣。 【鷓鴣】 弋陽汪少宰(偉)嘗赴中官席,飯僅半甌,香滑而膏,異于常產。問所出,則蜀中歲進,其米生於鷓鴣尾上,每尾止取二粒,放去,來時仍可取也。 【鸚鵡】 萬曆三年乙亥,黃克悔北征。道出九江,同知洪樂卿告曰,元年癸酉正月二十五日,中使自西域取二鸚鵡歸,一紅一白毛羽鮮麗,蓋人所未睹者。自言逾蜀始得之,至楚而穆皇已賓天矣。有詩紀感。 【沙雞】 萬曆間,京師市上有鳥大如鷓鴣,毛色淺黃,足五指,有細鱗如龜紋,名曰沙雞。雲自塞外至者,其味亦似山雞。(《五雜俎》) 沙雞,西北邊鳥也。虜騎數擾沙雞無止,冬月薄暮,群飛過都,如風成陣,後飛止江北,食禾稼。鳳陽守臣奏異鳥。崇禎七年事。(陳子壯《南宮集》) 壬申,沙雞入京。每來則邊警,蓋古突厥雀也。丙子,虜入宣府,舉朝未聞。上從宮中傳諭本兵,始知其事。(楊士聰《玉堂薈記》)按唐高宗甘露元年秋,鳴鵽群飛入塞,人呼鳴鵽。突厥雀南飛,戎馬必至,已而泥孰匐反。至春群飛出塞,多墮靈武間死,視之無首,後泥孰匐亡。噫!以古准今,昭若左契矣。 【綠礬采雞】 諸暨有貨藥毒人者,問於酈暖。酈曰:「汝欲其急死乎?」曰然。曰:「亟死禍將及身,不若緩之,使其人不知,可自免也。」其人善之,乃易綠礬與之,約有數月始應。至期又問曰:「汝欲其必死乎?抑尚可解也。」曰:「吾昔有甚怒,今稍解矣。」曰:「前與者綠礬也,不能殺人,殆緩爾怒耳。」其人悔謝而去。是年母雞抱卵,三日羽毛變五采,頭距易狀。遍邑人來觀,曰鳳雛也。恐非地方利,夜縱之長山上。錢德洪有《綠礬采雞傳》。 【雞】 雞昏鳴,俗所異也。崇德曹廣遠思,崇禎庚辰登第,其家雞昏鳴,詰朝捷至。 《元氏長慶集》雲,元和十五年,奉宣廟令采同州雙雞五聯,各重四斤,頻年採取,一聯不獲。自臣到州詢問採捕人等,皆雲二十年采得一聯雞耳,昨旬日之內並獲兩聯,斤兩輕重悉符詔旨。今同州雞無聞,止稱泰和雞、萊陽雞。 【鴉】 廣東無鴉。又四川龍安府,鴉至四月終,有鳥群啄之,鴉俱匿影。華亭包長明守羅定所說。 【羅雀】 桐城左遺直(光鬥),萬曆庚子,離館裡許有白雀巢園飛集環數百雀。江南老人指示土人曰「此巍科之應」。左即登鄉榜,飛去。丁未會榜,又來巢,榜發又飛去。後官中丞歸,被逮。公子往宿壽州,居停誇言羅有白雀,視之左翅有黑點,仍庚子丁未巢館園者。問其羅日,曰三月二十九日,即中丞被逮日也。為之嗟歎,購之隨身至宿州,羈宿公館未發。中丞問狀,曰「白雀為羅,命也夫!」緣其毛羽為虞人所損,附歸善飼,俟其滿縱之。中丞父甚愛護,七月二十四夜忽遇貓害,中丞父慘然,知非佳兆。後凶聞至,果二十四日也。 【抵詭】 衛輝府治前石獸曰抵詭。《說文》雲,此獸其性忠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