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中山 > 三民主義 | 上頁 下頁
民生主義 第二講(4)


  地價定了之後,我們更有一種法律的規定。這種規定是什麼呢?就是從定價那年以後,那塊地皮的價格再行漲高,各國都是要另外加稅,但是我們的辦法,就要以後所加之價完全歸為公有。因為地價漲高,是由於社會改良和工商業進步。中國的工商業幾千年都沒有大進步,所以土地價值常常經過許多年代都沒有大改變。如果一有進步,一經改良,像現在的新都市一樣,日日有變動,那種地價便要增加幾千倍,或者是幾萬倍了。推到這種進步和改良的功勞,還是由眾人的力量經營而來的;所以由這種改良和進步之後所漲高的地價,應該歸之大眾,不應該歸之私人所有。

  比方有一個地主,現在報一塊地價是一萬元,到幾十年之後那塊地價漲到一百萬元,這個所漲高的九十九萬元,照我們的辦法都收歸眾人公有,以酬眾人改良那塊地皮周圍的社會和發達那塊地皮周圍的工商業之功勞。這種把以後漲高的地價收歸眾人公有的辦法,才是國民黨所主張的平均地權,才是民生主義。這種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所以國民黨員既是贊成了三民主義,便不應該反對共產主義。因為三民主義之中的民生主義,大目的就是要眾人能夠共產。不過我們所主張的共產,是共將來,不是共現在。這種將來的共產,是很公道的辦法,以前有了產業的人決不至吃虧;和歐美所謂收歸國有,把人民已有了的產業都搶去政府裡頭,是大不相同。地主真是明白了我們平均地權辦法的道理,便不至害怕。因為照我們的辦法,把現在所定的地價還是歸地主私有。土地問題能夠解決,民生問題便可以解決一半了。

  文明城市實行地價稅,一般貧民可以減少負擔,並有種種利益。像現在的廣州市,如果是照地價收稅,政府每年便有一宗很大的收入。政府有了大宗的收入,行政經費便有著落,便可以整理地方。一切雜稅固然是可以豁免,就是人民所用的自來水和電燈費用,都可由政府來負擔,不必由人民自己去負擔。其他馬路的修理費和警察的給養費,政府也可向地稅項下撥用,不必另外向人民來抽警捐和修路費。但是廣州現在漲高的地價,都是歸地主私人所有,不是歸公家所有。政府沒有大宗收入,所以一切費用便不能不向一般普通人民來抽種種雜捐。一般普通人民負擔的雜捐太重,總是要納稅,所以便很窮,所以中國的窮人便很多。這種窮人負擔太重的原故,就是由於政府抽稅不公道,地權不平均,土地問題沒有解決。如果地價稅完全實行,土地問題可以解決,一般貧民便沒有這種痛苦。

  外國的地價雖然是漲得很高,地主的收入固然是很多,但是他們科學進步、機器發達,有機器的資本家便有極大的生產,這種資本家所有極大生產的收入,比較地主的收入更要多得厲害。中國現在最大收入的資本家,只是地主,並無擁有機器的大資本家。所以我們此時來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解決土地問題,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講到照價抽稅和照價收買,就有一重要事件要分別清楚,就是地價是單指素地來講,不算人工之改良及地面之建築。比方有一塊地價值是一萬元,而地面的樓宇是一百萬元,那麼照價抽稅,照值百抽一來算,只能抽一百元。如果照價收買,就要在給一萬元地價之外,還要補回樓字之價一百萬元了。其他之地,若有種樹、築堤、開渠各種人工之改良者,亦要照此類推。

  我們在中國要解決民生問題,想一勞永逸,單靠節制資本的辦法是不足的。現在外國所行的所得稅,就是節制資本之一法。但是他們的民生問題究竟解決了沒有呢?中國不能和外國比,單行節制資本是不足的。因為外國富,中國貧,外國生產過剩,中國生產不足。所以中國不單是節制私人資本,還是要發達國家資本。我們的國家現在四分五裂,要發達資本,究竟是從那一條路走?現在似乎看不出、料不到,不過這種四分五裂是暫時的局面,將來一定是要統一的。統一之後,要解決民生問題,一定要發達資本,振興實業。振興實業的方法很多:第一是交通事業,像鐵路、運河都要興大規模的建築;第二是礦產,中國礦產極其豐富,貨藏於地,實在可惜,一定是要開闢的;第三是工業,中國的工業非要趕快振興不可。中國工人雖多,但是沒有機器,不能和外國競爭。全國所用的貨物,都是靠外國製造輸運而來,所以利權總是外溢。

  我們要挽回這種利權,便要趕快用國家的力量來振興工業,用機器來生產,令全國的工人都有工作。到全國的工人都有工做,都能夠用機器生產,那便是一種很大的新財源。如果不用國家的力量來經營,任由中國私人或者外國商人來經營,將來的結果也不過是私人的資本發達,也要生出大富階級的不平均。所以我們講到民生主義,雖然是很崇拜馬克思的學問,但是不能用馬克思的辦法到中國來實行。這個理由很容易明白,就是俄國實行馬克思的辦法,革命以後行到今日,對於經濟問題還是要改用新經濟政策。俄國之所以要改用新經濟政策,就是由於他們的社會經濟程度還比不上英國、美國那樣的發達,還是不夠實行馬克思的辦法。俄國的社會經濟程度尚且比不上英國、美國,我們中國的社會經濟程度怎麼能夠比得上呢?又怎麼能夠行馬克思的辦法呢?所以照馬克思的黨徒,用馬克思的辦法來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是不可能的。

  我記得三十多年前,我在廣州做學生的時候,西關的富家子弟一到冬天便穿起皮衣。廣州冬天的天氣本來不大冷,可以用不著皮衣的,但是那些富家子弟每年到冬天總是要穿皮衣,表示他們的豪富。在天氣初冷的時候,便穿小毛;稍為再冷,便穿大毛;在深冬的時候,無論是什麼天氣,他們都是穿大毛。有一天,他們都是穿了大毛皮衣,到一個會場,天氣忽然變暖,他們便說道:「現在這樣的天氣,如果不翻北風,便會壞人民了。」照這樣說法,以「不翻北風,便會壞人民」,在他們的心理以為社會上大家都是有皮衣穿,所以不翻北風,大家便要受熱,是于大家衛生有害的。其實社會上那裡個個人有皮衣穿呢?廣州人民在冬天,有的穿棉衣,有的是穿夾衣,甚至於有許多人只是穿單衣,那裡還怕「不翻北風」呢!

  現在一般青年學者信仰馬克思主義,一講到社會主義,便主張用馬克思的辦法來解決中國社會經濟問題,這就是無異「不翻北風就壞人民」一樣的口調。不知中國今是患貧,不是患不均。在不均的社會,當然可用馬克思的辦法,提倡階級戰爭去打平他;但在中國實業尚未發達的時候,馬克思的階級戰爭、無產專制便用不著。所以我們今日師馬克思之意則可,用馬克思之法則不可。我們主張解決民生問題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種毫不合時用的劇烈辦法,再等到實業發達以求適用;是要用一種思患預防的辦法來阻止私人的大資本,防備將來社會貧富不均的大毛病。這種辦法才是正當解決今日中國社會問題的方法,不是先穿起大毛皮衣,再來希望翻北風的方法。

  我先才講過,中國今日單是節制資本,仍恐不足以解決民生問題,必要加以製造國家資本,才可解決之。何謂製造國家資本呢?就是發展國家實業是也。其計劃已詳于《建國方略》第二卷之《物質建設》,又名曰《實業計劃》,此書已言製造國家資本之大要。前言商業時代之資本為金錢,工業時代之資本為機器,故當由國家經營,設備種種之生產機器為國家所有。好像歐戰時候各國所行的戰時政策,把大實業和工廠都收歸國有一樣,不過他們試行這種政策不久便停止罷了。中國本來沒有大資本家,如果由國家管理資本,發達資本,所得的利益歸人民大家所有,照這樣的辦法,和資本家不相衝突,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照美國發達資本的門徑,第一是鐵路,第二是工業,第三是礦產。要發達這三種大實業,照我們中國現在的資本、學問和經驗都是做不來的,便不能不靠外國已成的資本。我們要拿外國已成的資本,來造成中國將來的共產世界,能夠這樣做去,才是事半功倍。如果要等待我們自己有了資本之後才去發展實業,那便是很迂緩了。中國現在沒有機器,交通上不過是六七千英里的鐵路,要能夠敷用,應該要十倍現在的長度,至少要有六七萬英里才能敷用。所以,不能不借助外資來發展交通運輸事業,又不能不借用外國有學問經驗的人材來經營這些實業。至於說到礦產,我們尚未開闢。

  中國的人民比美國多,土地比美國大,美國每年產煤有六萬萬噸、鋼鐵有九千萬噸,中國每年所產的煤鐵不及美國千分之一。所以要趕快開採礦產,也應該借用外資。其他建造輪船、發展航業和建設種種工業的大規模工廠,都是非借助外國資本不可。如果交通、礦產和工業的三種大實業都是很發達,這三種收入每年都是很大的。假若是由國家經營,所得的利益歸大家共享,那麼全國人民便得享資本的利,不致受資本的害,像外國現在的情形一樣。外國因為大資本是歸私人所有,便受資本的害,大多數人民都是很痛苦,所以發生階級戰爭來解除這種痛苦。

  我們要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和外國是有相同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要全國人民都可以得安樂,都不致受財產分配不均的痛苦。要不受這種痛苦的意思,就是要共產。所以我們不能說共產主義與民生主義不同。我們三民主義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這樣的說法,人民對於國家不只是共產,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