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洵 > 蘇洵文集 | 上頁 下頁
利者義之和論


  義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苟宜也,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求宜乎小人邪,求宜乎君子邪。求宜乎君子也,吾未見其不以至正而能也。抗至正而行,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然則義者,聖人戕天下之器也。伯夷、叔齊殉大義以餓于首陽之山,天下之人安視其死而不悲也。天下而果好義也,伯夷、叔齊其不以餓死矣。雖然,非義之罪也,徒義之罪也。武王以天命誅獨夫紂,揭大義而行,夫何恤天下之人?而其發粟散財,何如此之汲汲也?意者雖武王亦不能以徒義加天下也。《乾·文言》曰:「利者,義之和。」又曰:「利物足以和義。」嗚呼!盡之矣。君子之恥言利,亦恥言夫徒利而已。聖人聚天下之剛以為義,其支派分裂而四出者為直、為斷、為勇、為怒,于五行為金,於五聲為商。凡天下之言剛者,皆義屬也。是其為道決裂慘殺而難行者也。雖然,無之則天下將流蕩忘反,而無以節制之也。故君子欲行之,必即於利。即於利,則其為力也易,戾於利,則其為力也艱。利在則義存,利亡則義喪。故君子樂以趨徒義,而小人悅懌以奔利義。必也天下無小人,而後吾之徒義始行矣。嗚呼難哉!聖人滅人國,殺人父,刑人子,而天下喜樂之,有利義也。與人以千乘之富而人不奢,爵人以九命之貴而人不驕,有義利也。義利、利義相為用,而天下運諸掌矣。五色必有丹而色和,五味必有甘而味和,義必有利而義和。《文言》之所雲,雖以論天德,而《易》之道本因天以言人事。說《易》者不求之人,故吾猶有言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