闁靛棌鍋�
闁告瑣鍊曢崥鈧柡鍌氭搐椤掞拷闁绘繂褰為崬顒勫棘閸パ屽姎闁告艾绉撮宥夊棘閸ヮ剚鑲�闁告瑨灏欓惈鍕潰瀹勬澘钑�閻庢稒鎮傛禒鍫燂純閺嶎厾鍨�閻熷皝鍋撻柟顖氭噹閻剛鎳㈤敓锟�闁稿鐏氱敮浼村箳閵娧勫€�閺夊苯绉崇花銊︽綋瀹ュ棙鈷�缂佸鍨垫径鐔轰焊韫囨凹鈧拷闁哄懎鍊搁惃濠氭⒑鏉堫偆鏆�
濠㈣埖鐗曞﹢鍛村触瀹ュ牊鍟�闁稿苯鐤囬‖鍓ф閳ь剛鈧鎷�婵炴搩鍨甸崵顓㈠棘閸パ屽姎閻燁厸鏅為…璇差潰瀹€鍐亖闁告瑣鍊曢崥鈧悘蹇撶箺椤庯拷婵繐缂氱换婵堜焊韫囨凹鈧拷闁绘粌瀚径鐔哥附閸ワ妇绡€鐟滄媽绮鹃々鑽や焊韫囨凹鈧拷缂佸矁鍎荤粔铏光偓璇″櫍濡拷闂傚牊甯楀Σ顒勫冀閳ヨ櫕绠�
學達書庫 > 蘇軾 > 蘇軾詩集 | 上頁 下頁
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四首


  老人癡鈍已逃寒,子複辭行理亦難。
  要到盧龍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餘昔年辭免使北。)

  ***

  胡羊代馬得安眠,窮髮之南共一天。
  又見子卿持漢節,遙知遺老泣山前。

  ***

  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鴂舌問三蘇。(予與子由入京時,北使已問所在。後餘館伴,北使屢誦三蘇文。)
  那知老病渾無用,欲問君王乞鏡湖。

  ***

  始憶庚寅降屈原,旋看蠟鳳戲僧虔。
  隨翁萬里心如鐵,此子何勞為買田。(時猶子遲侍行。)


  【注釋】

  ⑴老人:詩人自指。

  ⑵盧龍: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匈奴號曰飛將軍,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時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所在廬龍縣。此處借指北方要塞。

  ⑶「投文」句:戰國時,燕太子丹曾被作為人質扣留在秦國,受到侮辱,他立誓報仇。衛國人荊軻為燕太子丹賓客,受命至秦刺秦王,不中,被殺。燕太子丹後亦被殺。荊軻自燕出發時,燕太子丹及眾賓客送行于易水之濱,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西漢時賈誼貶為長沙王太傅,曾投詩汨羅吊屈原,此處合二事用之。

  ⑷胡羊代馬:指北方以羊代馬駕車。

  ⑸窮髮之南:指蘇轍出使途經之地涿州。窮髮,《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地也。」《釋文》:「發猶毛也。山以草木為發,窮髮言極荒遠之地也。」此處以窮髮指契丹,涿州在契丹南,故雲窮髮之南。

  ⑹子卿:蘇武(前140-前60年),西漢杜陵人,字子卿。武帝天漢元年以中郎將出使匈奴,被留。匈奴單于脅迫其投降,武不屈,被徙至北海,使牧公羊,言公羊產子乃釋放。武齧雪食草籽,持漢節牧羊十九年,節旄盡落。昭帝即位,與匈奴和親,武得歸,拜為典屬國。宣帝時賜爵關內侯,圖形于麒麟閣。此借蘇武事鼓勵蘇轍不辱使命。節:符節,古代使臣執以示信之物。

  ⑺遺老泣山前:五代時石敬塘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後漢、後周及宋均未能收復,詩人深以為恨,故雲。遺老,指契丹治下舊時的漢族人。

  ⑻氈毳(zhān cuì):猶言氈幕、氈帳、氈鄉。北方遊牧民族多住氈帳,此指契丹。毳,粗糙的毛織物。都,優美貌,此處指有文化。

  ⑼「時時」句,蘇軾自注:「餘與子由入京時,北使已問所在。後餘館伴,北使屢誦三蘇文。」 鴂(jué)舌,《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 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形容少數民族語言難聽難懂。此借指契丹人。三蘇,指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⑽欲向:一作「欲問」,一作「欲向」。乞鏡湖:賀知章晚年為道士,請求朝廷賜其鏡湖為放生池。此借指歸隱。

  ⑾「始憶」句: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此藉以稱美蘇轍,謂其生於佳時。

  ⑿「旋看」句:用僧虔事。《南史·王曇首傳》:「僧虔,金紫光祿大夫僧綽弟也。父曇首,與兄弟集會子孫,任其戲適……僧虔采蠟珠為鳳凰,(伯父)弘稱其長者雲。」

  【創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蘇轍權吏部尚書,出使契丹,行至涿州,寫有《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蘇軾也答了四首和作,時出為杭州知州。

  【附錄:蘇轍《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
  (十一月二十六日,是日大風。)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難。
  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靈火煮鉛丹。

  (馬上作李若芝守一法,似有功。)


  夜兩從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試依北斗看南斗,始覺吳山在目前。


  誰將家集過幽都,逢見胡人問大蘇。
  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


  虜廷一意向中原,言語綢繆禮亦虔。
  顧我何功慚陸賈,橐裝聊複助歸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