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和陶詩 | 上頁 下頁
和陶《雜詩十一首》


  斜日照孤隙,始知空有塵。
  微風動眾竅,誰信我忘身。
  一笑問兒子,與汝定何親。
  從我來海南,幽絕無四鄰。
  耿耿如缺月,獨與長庚晨。
  此道固應爾,不當怨尤人。

  ***

  故山不可到,飛夢隔五嶺。
  真游有黃庭,閉目寓兩景。
  室空無可照,火滅膏自冷。
  披衣起視夜,海闊河漢永。
  西窗半明月,散亂梧楸影。
  良辰不可系,逝水無由騁。
  我苗期後枯,持此一念靜。

  ***

  真人有妙觀,俗子多妄量。
  區區勸粒食,此豈知子房。
  我非徒跣相,終老懷未央。
  兔死縛淮陰,狗功指平陽。
  哀哉亦可羞,世路皆羊腸。

  ***

  相如偶一官,嗤鄙蜀父老。
  不記犢鼻時,滌器混傭保。
  著書曾幾許,渴肺灰土燥。
  琴台有遺魄,笑我歸不早。
  作書遺故人,皎皎我懷抱。
  餘生幸無愧,可與君平道。

  ***

  孟德黠老狐,奸言嗾鴻豫。
  哀哉喪亂世,梟鸞各騰翥。
  逝者知幾人,文舉獨不去。
  天方斫漢室,豈計一郗慮。
  昆蟲正相齧,乃比藺相如。
  我知公所坐,大名難久住。
  細德方險微,豈有容公處。
  既往不可悔,庶為來者懼。

  ***

  博大古真人,老聃關尹喜。
  獨立萬物表,長生乃餘事。
  稚川差可近,儻有接物意。
  我頃登羅浮,物色恐相值。
  徘徊朱明洞,沙水自清駛。
  滿把菖蒲根,歎息複棄置。

  ***

  藍橋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西游王屋山,不踐長安陌。
  爾來寧複見,鳥道度太白。
  昔與吳遠遊,同藏一瓢窄。
  潮陽隔雲海,晚歲儻見客。
  伐薪供養火,看作棲鳳宅。

  ***

  南榮晚聞道,未肯化庚桑。
  陶頑鑄強獷,枉費塵與糠。
  越子古成之,韓生教休糧。
  參同得靈鑰,九鎖啟伯陽。
  鵝城見諸孫,貧苦我為傷。
  空余焦先室,不傳元化方。
  遺像似李白,一奠臨江觴。

  ***

  餘齡難把玩,妙解寄筆端。
  常恐抱永歎,不及丘明遷。
  親友複勸我,放心餞華顛。
  虛名非我有,至味知誰餐。
  思我無所思,安能觀諸緣。
  已矣複何歎,舊說易兩篇。

  ***

  申韓本自聖,陋古不復稽。
  巨君縱獨欲,借經作岩崖。
  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懷。
  鑿齒井蛙耳,信謂天可彌。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離。
  我如終不言,誰悟角與羈。
  吾琴豈得已,昭氏有成虧。

  ***

  我昔登朐山,出日觀滄涼。
  欲濟東海縣,恨無石橋樑。
  今茲黎母國,何異於公鄉。
  蠔浦既黏山,暑路亦飛霜。
  所欣非自罔,不怨道裡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