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和陶詩 | 上頁 下頁
追和陶淵明詩引


  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擔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於胸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至是亦皆罷去。獨猶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

  是時,轍亦遷海康,書來告曰:「古之詩人有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始于吾。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臒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後和其詩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並錄之,以遺後之君子。其為我志之。然吾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黽勉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淵明此語,蓋實錄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也。」

  嗟乎!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而子瞻出仕三十餘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於淵明,其誰肯信之?雖然,子瞻之仕,其出處進退,猶可考也。後之君子其必有以處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區區之跡,蓋未足以論士也。

  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冠而學成,先君命轍師焉。子瞻嘗稱轍詩有古人之風,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李太白、杜子美有餘,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而常出其後。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丁醜十二月海康城南東齋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