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軾 > 東坡樂府 | 上頁 下頁
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


  (閭丘大夫孝直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勝絕。元豐五年,予謫居於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公顯方會客也。覺而異之,乃作此詞。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雲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豔歌餘響,繞雲縈水。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裡。

  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雲夢南州,武昌南岸,昔游應記。料多情夢裡,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注釋】

  ⑴水龍吟:詞牌名。《清真集》入「越調」。雙調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閭丘大夫孝終公顯:閭丘孝終,字公顯,曾知黃州。致仕後歸蘇州故里。

  ⑶致仕:辭官,退休。

  ⑷截:渡。

  ⑸危柱哀弦:指樂聲淒絕。柱,箏瑟之類樂器上的枕木。危,高。謂定音高而厲。

  ⑹「豔歌」兩句:用秦青「響遏行雲」典故。《列子·湯問》:「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⑺老大:年老,歲數大。

  ⑻「五湖」三句,相傳範蠡相越平吳之後,攜西施,乘扁舟泛五湖而去。這裡借此想像閭丘孝終致仕後的瀟灑生涯。

  ⑼雲夢南州:指黃州,因其在古雲夢澤之南。

  ⑽武昌東岸:亦指黃州。

  ⑾端來:准來,真來。

  ⑿參差:依稀,約略。白居易《長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記夢詞,當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正月,是蘇軾貶官黃州期間為思念友人閭丘孝終(字公顯)而作的。閭丘孝終曾在蘇軾之前任黃州知州,期間曾建棲霞樓,為郡中勝景。蘇軾謫居黃州時,閭丘孝終已退休,居住在蘇州。詞中所寫之夢,是因為蘇軾懷念閭丘孝終和兩人在黃州的舊遊所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